第(2/3)页 这是他唯一能够做的事了,为了六八八团,为了所有还在奋战着地兄弟们……“一寸河山一寸血……” 郑永忽然喃喃地说道。这句原本黄维将军说的话,不知不觉从他的嘴里冒了出来。 一寸河山一寸血! 七十五万中队鏖战上海,滇军、桂军、皖军……在此之前,这些部队派系林立,互相敌视,恨不能一口吃掉对方。 但在凇沪这块战场上。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部队,全无派系争斗中的推诿,全都抱一死报国地决死精神。 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这时的日军拥有飞机三千余架,黄浦江上陈列着日军四艘航空母舰,一百多条战舰。 这仗已经不能用惨烈两个字来形容了。中队的士兵们。根本就是在拿自己的血肉之躯不断的往战场上投着。 上海几乎没有任何可以防守的天然屏障。 从全国各地仓促赶来的中队几乎连像样地工事都无法修筑,全凭血肉之躯。就这样常常整连整营战死,而后继部队的士气却从未有任何的消退,依然一往无前,去牺牲,去殉国…… 陶峙岳第八师并非中央嫡系部队,进入淞沪前线时,其装备甚至仍为二十年代的汉阳造步枪为主,全师根本没有重型武器,但就是这样的部队,苦苦坚守着自己所防御的阵地,和倭寇做着最顽强地搏杀。 第八师参战近三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八千余人减员至七百人。 在战争最为激烈的蕴藻浜战场,第七十八师四六七团迎击渡河日军,一个连在十分钟内竟然全部全部阵亡! 有的师军官大量阵亡,除了师长以外就剩下旅长,一个旅长管着两个团,六个营,连师长都要到前面督战,后来也都壮烈殉国…… 许多丢失了阵地,但又丧失了力量无法再将阵地夺回来的高级军官,不用进行什么军法审判了,直接自杀成仁。 “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罗斯福总统特使,美国海军6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逊,年月。 而在此之前国际社会却认为中国决不能抵抗日本的武力,抗战简直是疯。 但是,中队却用他们地浴血奋战赢得了全世界地尊重。 但这样的尊重,又是建立在怎样地基础上? 成千上万的士兵阵亡,成队成队的士兵殉国。一寸河山一寸血! 但是,日军也同样损失惨重,在上海,他们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在上海,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寸步难进,在上海,他们已经损失了六万余士兵。 三个月灭亡中国,这是狂妄自大的日本人之前的口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