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强明和骨气-《刺刀1937》
第(3/3)页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几名士兵喃喃地念叨着,那名腿上带伤地士兵羡慕地说道:
“要是咱们都能活在汉朝多好。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气势,可长官,为什么到了现在,咱们的国家就弱了。连东洋人也敢来欺负咱们了?”
应浚沉默在了那,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士兵的问题,过了一会才说道:
“是的,咱们的国家现在是弱了,东洋人都欺负到咱们头上了,可有一样东西只要咱们不丢。咱们的国家迟早有重新强大起来地一天,这东西叫骨气。你们知道咱们中国所有朝代中哪个朝代最有骨气吗?”
“当然是大汉朝了!”士兵连想也没想就大声说道。
“不是,不是汉朝,而是咱们的大明朝!”应浚微笑着摇了摇头:
“大明真的是咱们国家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比,明朝也毫无愧色!
长期为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则是匈奴。
有人总是津津乐道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后地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的官员们,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
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亲征蒙古。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在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与唐朝比的话。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史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
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
在李自成兵进入北京前,崇祯皇帝拒绝迁都,最终也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君王死社稷亡的志向。
也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朝向回鹘借兵。结果回鹘兵在长安附近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而明朝在靖难之役等内乱中。从来没有向任何人借过兵?
汉唐长期实行“和亲政策,而明朝则从没有拿宗室女子嫁蒙古、满洲去换和平!
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
在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对付满清和造反的李自成,对关外的土地依然没有放弃全辽可复地计划。
从英宗到崇祯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廷更是坚定,兵临城下宁死不迁都……”
看了眼似懂非懂的兄弟们,应浚一字一字地说道:
“这就是咱们说的骨气,咱们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那么有骨气。皇帝死了换新皇帝,敌人打到城下了就和他们玩命。宁可自杀殉国,也绝不向敌人屈膝投降!”
他看着山下那些蠢蠢欲动的鬼子,讥讽地笑了一下:
“现在,咱们的国家很明朝很像,异族再次入侵了,兵临城下了,现在需要我们这些军人展现自己骨气的时候了,有了这份骨气咱中国就亡不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