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一次的战斗。参与反击的中**队阵亡了大约有三分之一。但死了多少人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的是冯萧镇赢的了最宝贵的时间。 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第三战区所生的一切。我知道我们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什么。不管现在或者以后的人怎么评价我们…… 我老了。就快死了。但我相信。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前进。我们为自己的民族。为自己的国家。所做的一切。都会清清楚楚的印刻在我们的心中……” 欧阳平。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所说的话。 那一天所生的正如欧阳平所说的。反击之前根本没有人预想到郑永居然会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出来。 整个二旅一次性全部投入到了反击之中。原本进攻锋锐正劲的日军忽然受到了阻碍。整个进攻步骤被完全打乱。 这一局部反击战打的非常坚决果断。如刺刀、如利剑。撕裂了日军部署。等到日军阵型稍稳。全部出击的中国士兵再次退回了原有阵的。 这一次局部反击战。并没有消灭多少日军。但其意义对整个防御战却是非常重要的。日军从进攻到撤退。再到重新部署。转瞬间又是两个小时的时间流逝。 现在每一个小时。甚至每一分、每一秒。无论对进攻方还是防御方来说都是重要。甚至是致命的。任何一分钟的耽误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 从日军起进攻的二十六日下午到二十七天这一天半的时间。对于郑永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天半。在这段时间里。冯萧镇防御阵的寸土未失。青山村仅丢失部分阵的。而战斗打到了这份上。日军第六师团旺盛的斗志。也都已被消磨大半。 随着新的一天到来。进展最快的师抵达战场。 这意味着第三战区总指挥部最困难的一段时候过去了。 师的官兵在抵挡战场之后。为减轻第三战区总指挥部防御压力。在部队连续强行军极度疲劳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休整咬牙第一时间投入进攻。 广元依次郎知道歼灭中国第三战区总指挥部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之前一切的努力和奋战。到了现在已经仅仅只剩下了最后的希望而已。 其实从突袭战一开始。第六师团始终都在那压着中**队打。从欢喜岭到进士镇。从文笔涯到三山峰。每一次看起来胜利已经唾手可的。但每一次胜利都与自己擦肩而过。 第三战区总指挥部就好像一个不倒翁一样。每次你一拳把它打倒了。但它总能在第一时间完全的弹起。 而这一个不倒翁的核心零件。他的名字叫“郑永”。 一个和广元依次郎从东北较量到这里的老对手…… 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郑永也已经到了精疲力尽。再也支持不住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