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一线生机-《圣者为凰》


    第(2/3)页

    姬鲜盯着殷武庚,弯下腰伏在耳边一字一句说道:“如今殷商遗民颇多,又有一班旧臣时时有复商之心,眼下公子若举此大旗与我三人合力攻下镐京,夺了天子之位。我愿与公子共享天下!”

    殷武庚做梦也难料到姬鲜口中竟说出如此话来,心思:‘此番祸事不小!他既然敢将这些告知,若我不允必性命难保……也罢,我死不打紧,我一死便不会连累娘亲。’殷武庚横下心,猛然推开眼前的姬鲜,大声说道:“我虽年幼,但得母亲教诲也知忠孝仁义。你身为周臣,更是武王亲弟,不思报国反而为一己之私企图造反,武王在天有灵岂能瞑目?我殷武庚顶天立地,决不会与你同谋!”

    姬鲜闻言脸上阵阵赤红,肌肉抽动,恼羞成怒大骂道:“大胆小子!我等念你身份礼遇有加,不想你竟然冥顽不灵!”遂击了下掌。少时,侍卫从后殿带上来一青衣女子。殷武庚一见此人顿时惊的三魂出窍,“母亲!”

    眼见贞妃落在对方手里,殷武庚心中一阵寒意,大叫道:“母亲!不要伤我母亲!”正要上前,却看见侍卫举刀架在贞妃的脖子上大喝道:“不准动!”

    姬鲜阴沉沉的说道:“今日我既然将话说与你听,岂会让你母子离去?素闻你颇有孝名,如今母亲性命就在你一念之间。你……允是不允?”

    殷武庚一见母亲被制顿时乱了方寸,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贞妃虽然青丝缭乱,但依然抬头喝道:“庚儿,武王待你我母子不薄,绝不可因我做出大逆不道背信弃义之事!”姬鲜闻言从侍卫腰间抽出腰刀架在贞妃颈上,恶狠狠道:“若不相丛,你母子今天休想有命!”

    殷武庚救母心切,慌忙喊道:“且留我母亲性命,我……我答应你便是!”

    贞妃性格直率刚烈,心知殷武庚为孝心所累,心急如焚:‘若我不死,庚儿必被歹人利用,做下天大恶事遗臭万年。’遂将心一横一把抢过腰刀抹颈自刎。

    “庚儿!永别了!”只见一股热血溅出喷了姬鲜满面满身,吓了他一个列跌,口中叫道:“疯了!疯了!”贞妃随即倒在地上气绝而亡,那头上的一颗珠花滚落在殷武庚脚边。

    姬鲜忙掩面怒道:“大胆贱人,快拖下去!”

    殷武庚见此惨状惊的呆若木鸡,如今世上唯一的亲人也离他而去,情何以堪?他双腿一软跪在地上只将珠花紧紧攥在手中,此时一股气血猛然上涌,一口鲜血喷出,眼前一黑晕厥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殷武庚再睁开眼时只看见四周一片漆黑。“我在哪?莫非已经入了地府了?若入了地府便可以和娘相聚了。”突然耳边传来水滴的声音,身下冰凉的青石激的殷武庚一哆嗦。

    他睁开眼一看,一缕光线从一扇小窗户照了进来,打在高大的木栅上。此时才知道自己已身在冰冷的牢狱之中。

    “珠花……”殷武庚一个激灵,上下摸索片刻从袖中取出一个珠花,这正是贞妃的遗物。殷武庚睹物思人悲从中来,不由大哭了起来:“老天爷!可怜我母子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只想平静的过活一世,不想却遭今日之劫。”

    忽然间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殷武庚知道有人来了赶忙将珠花放回袖中,擦去眼中泪水。少时,那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人踱至木栅前冷冷道:“殷公子,这里可还舒适?”殷武庚抬头一看不禁两眼冒火,来人正是仇人姬鲜。

    “姬鲜!”殷武庚怒骂道:“无耻小人,我母子二人与你何仇,要害我性命?为何不杀了我?”

    姬鲜冷笑道:“臭小子,我早先给你指路你却不走,如今这般又能怪谁?我等早已定下计策,借你之名引殷商旧臣叛乱。等里应外合夺了天子之位,那时再杀你也不迟。”说罢大笑而去。

    且说大周立国之后,殷商遗民有些依然怀念大商,不服管束,经常在各地发生叛乱。三叔(管叔姬鲜、蔡叔姬度、霍叔姬处)利用殷武庚之名,散播谣言,称要复兴大商;同时污蔑周公,说其打算谋害成王篡位,企图起兵造反。不到一月朝野内外烽烟四起。此时姜尚封神已毕,自武王驾崩后不愿久留朝中,遂告老还乡去了。姬旦力扶武王之子为成王,但成王年纪尚幼,不过九岁,便尊姬旦为‘周公’,周国大事均由周公代行处置。周公以成王之命率军东征,再一次返回牧野,杀向朝歌。早有准备的三叔挟持殷武庚,亲自带殷商旧部疯狂反扑。但是殷武庚由始至终不屈从三叔挟持,不发号令。故军心不齐,一战即溃,不多时叛军全部瓦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