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一上须弥山-《圣者为凰》


    第(2/3)页

    刹那间四位金刚身上散发出淡淡的金光往天上飘去,少时凝在殷武庚头顶化作一只金钟。殷武庚再看脚下浮现出一个硕大的**,中央是一个卍(万字徽)符。四位金刚见阵法已经布好随即将一抖手腕,飞出四只金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扣在殷武庚双手双脚之上。殷武庚一动却发现四肢被扣,丝毫无法动弹,暗思:“仙术佛法各有千秋,今天倒要领教了。”

    说时迟那时快,头顶的金钟‘铛’的一声落下将殷武庚扣在其中。四大金刚齐声颂道:“这伏魔金钟内蕴含风火地水之力,任你本领通天也要尘归尘、土归土!若道友现在认错还来得及。”

    殷武庚被金钟扣住,四下看去只见钟内空间广大,犹如混沌未分之时的一片冰火交融的景色,风雷地火四道力量肆意狂舞,摧枯拉朽!任你是神仙之体被卷入其中也难逃一劫!

    “这阵法绝不简单!没想到这四大金刚还有点道行!”殷武庚不由暗自赞叹一声,但是他有八九玄功护身,水火不侵,雷电难伤,便在钟内思索破解之法。

    不说殷武庚如何,此时金钟外的四位金刚个个满头大汗,全力施为。突然半山腰下来一人,口中大叫道:“四位金刚,速速收了阵法!此非待客之道!”

    四人抬头一看来人面如冠玉,剑眉鹰目,十分俊美,一头白色的长发披肩,身披灰白色道衣,腰系红绫带,手持一根琉璃戒刀。此人唤作孔宣,乃是上古一只孔雀得道,后来隐藏在人间当了大商朝的三山关总兵,封神之战时被准提教主收伏,带回西方,封为孔雀大明王。

    四位金刚见孔宣来了赶忙停止诵经,泼法金刚应声答道:“明王,这‘金刚伏魔阵’一旦发动便无法停止,除非将魔障化为齑粉。”

    孔宣知道这金刚伏魔阵的厉害,心思:‘二教主说这来人殷武庚,乃是昔日纣王三子,我当年也曾效力大商,与此子也算有些渊源。”想到此,孔宣将琉璃戒刀朝着金钟扔了过去,那琉璃戒刀打在金钟之上并未爆出惊天巨响,只在金钟表面荡起了层层波纹,万斤巨力被化解的无影无踪。

    孔宣见状心思:“我这佛兵与伏魔金钟源出一脉,难怪破不开。得另想办法……”就在此时,只见那伏魔金钟竟然被一道红光从中间整齐的一劈为二!金钟一破,法力倒卷,四大金刚如遭雷击一般大叫一声跌倒在地。

    孔宣立在云头,见殷武庚在阵中竟然毫发无损不由啧啧称奇:‘此子年纪轻轻竟然能扛得住天雷地火,莫非他也会八九玄功这妙法?’孔宣昔日曾经跟杨戬交过手,见识过八九玄功,但他并不知道殷武庚也会这功夫。

    殷武庚抬头看了孔宣一眼,知道眼前这个白发道人比四大金刚厉害的多,一时也不敢再动手,拱手说道:“方才一时冲动,还请道友见谅。”

    “好说。”孔宣降下云头,将手往山顶方向一让,“教主有请,跟我来吧。”说罢引着殷武庚上山,往八德池而去。

    路上,孔宣打量着殷武庚,忍不住说道:“道友与那昔日大商太子殷郊殿下长得倒有三四分像呢。”

    “哦?”殷武庚有些诧异,问道:“道友久居西方怎么也认得我大哥?”孔宣笑道:“我并非久居西方,当年我曾经在纣王麾下任三山关总兵,后来与殷郊殿下并肩作战过,所以有些渊源。”随后吟道:“皇天得道根基深,化身妖王不识真;一朝皈依西方去,脱去罪孽化金身。哈哈哈哈!”

    殷武庚不禁暗自琢磨:‘没想到这西方教中也有我殷商旧臣,又是与大哥旧识,不知道他知不知道大哥的下落……’

    话说那西方八德池中有八功德水。所谓八德: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患,八、增益。人若饮了池中之水或沐浴其中,则可增长善根、增进道业。池中更有金莲千朵,美不胜收。

    此时八德池边正有两人席地而坐观赏池中荷花。其中一人正是殷武庚苦苦寻觅的燃灯道人,而另一人便是西方教二教主准提道人。见其模样:大仙赤脚,身高丈六,面皮发黄。其口中吟道:“西方胜境妙难量,入得净邦心自彰。八德池中莲九品,一荷花内法三章。”

    “好!好!”燃灯道人听闻教主之言不由称赞一番,随即又说:“那殷武庚果然不肯放过贫道,占了贫道的洞府就罢了,又追到这里来了,打扰了教主的清净,真是罪过。”说罢站起身来,对准提道人说道:“我这就去与他相见,哪怕死在他的诛仙剑下,也不能沾染了这八德池水。”

    准提道人淡淡说道:“道友稍安勿躁,我已让孔宣去带他来此。截教中人大多根器不正,鱼龙混杂,不过其中也有明事理的,待我问个明白。你先去七宝林中回避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