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七十三章:编订教材-《永世帝唐》


    第(3/3)页

    这说明什么?说明十六位进制没有给当时的人们的生活造成麻烦,如果造成了麻烦自然就会有人想办法去解决了。

    毕达哥拉斯定理与《九章算术》里的勾股定理出现的年代几乎相同,为什么毕达哥拉斯定理能流传并被承认?是因为勾股定理只是个例而没有进一步的推论出相关相近的数学理论,也就是说,不成系统化。

    我们古人只有众多的知识点,却没有完善成一个系统理论,当然就形成不了完善的科学。

    原因二:古人在自然科学方面是一直保持着重观测而轻推理的观点。这一点,是因为古代儒家思想占主体的一个重要体现。

    按照计划,等数学整理完之后,最简单整理出来的就是《自然常识》了。

    自然常识的内容,不用翻阅典籍,只要殷清风能坐下来好好回忆和总结他之前的记忆就好了。

    《地理》这门功课,殷清风只讲山川河流、行政划分等,至于地表、地幔、洋流、季风什么的,殷清风打算等某一天建个大学的时候再说。

    最麻烦的是《历史》。不但需要翻阅大量史书不说,还要勘明真伪。

    为了美化当权者和贬低前朝的帝王和人物,古人习惯性的扭曲史实。好像不贬低前人,他们取代前朝就是不合法的一样。

    古人想不清楚朝代更替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大多数人单纯的认为君王失德才是前朝覆灭的原因。当然,这根本的原因殷清风也不打算在中学的时候就提出来,还是等建个大学再说。

    在殷清风的时间表里,最晚在两年内要整理出基础的物理和化学的课本、农业课本、医学课本、法律课本....

    在他的设想里,中学的四年,学堂是以职业技校的形式教课。毕竟他这里做的是流水线式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每年毕业的一两千人在科举考试面前,是丁点儿希望也没有,不如早早的学一些养家糊口的知识和技能。

    以现有的教师的能力,完成小学的课程是没有问题的。但等到了中学阶段,除了语文课之外,估计很少有教师能达到要求。

    对于这个问题,殷清风是暂时解决不了。实在不行,就只能向李世民求救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