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这时候,除了上学的孩子们,男女老少都在院里干活,就连邢三和老太太、李彤云也不例外。这就导致了,只有不上学也不能干活的林小宝,在炕上听着赵有财发牢骚。 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学说话的时候,赵有财小声嘟囔,林小宝也小声跟着学。但因为声音小,赵有财没听见…… …… “这啥鱼呀,咋这么腥呢?”山里人哪见过大黄花鱼,看着远道来的海鱼,韩大春他们都感觉新奇。 “要不回屋问问我师父咋做呢?”韩大名提议,却被赵威鹏拦住:“你师父也不带会做的,我教你们吧。” “哎?兄弟。”这时,王美兰唤了赵威鹏一声,然后问道:“我看你给拿这鱼,不少呢?” “啊!”赵威鹏咧嘴笑道:“三百条,一桌两条,都够一百五十桌的。” 说完这句,赵威鹏紧接着补充道:“嫂子,我怕来人太多再不够,就让他们多给你带了。” “太谢谢兄弟了,真不少让你破费。”王美兰向赵威鹏道谢,两人说了两句客套话后,王美兰又道:“兄弟,今天大春他们都来了,你这仨小兄弟还是从河北大老远过来的。 我就寻思啥呢,今天晚上咱就把这吃喝啥的往桌上上。一个呢,咱大伙乐呵、乐呵;二一个呢,咱们先试试菜。” “那好啊!”一听有好吃好喝还热闹,赵威鹏当然同意了,然后就听王美兰道:“兄弟,你跑一天肯定是累了。晚上呢,也不用你掌勺,你就在旁边告诉大春他们这鱼咋做,他们就能做。完了那个大虾呀,你也教教他们。” “嫂子,我知道你啥意思了。”赵威鹏胖手一挥,道:“我今天一点儿不累,开车都是宝玉、小臣开的。那啥,晚上我做这两道菜。” 说着,赵威鹏胖手一指大虾,道:“这个,我教他们做个油焖大虾,那嘎嘎好吃了。” “油焖大虾?”听到赵威鹏这话,李彤云惊讶略带几分期待地道:“我上学前儿,听我们老师说过这菜呀。” 李彤云话音刚落,就听李如海道:“小姐,你要念到拿毕业证,你能听说的更多。” “我呲嗷……”被人嘲讽的李彤云,下意识就要骂人,但一看满院子人,李彤云硬生生把脏话收回去一半。 见李彤云看自己的眼神不善,李如海心里有些惊慌。但他灵机一动,一拽胸前挎兜子,冲李彤云笑道:“小姐,我大哥买相机了,一会儿我给你照两张相啊。” “嗯?”李彤云一怔,不管啥年代,女孩子都爱美、爱照相。 …… 鱼得明天做,但刮鳞、开膛、抠腮都得今天来。 十二厨子收拾三百条鱼,王美兰带着女人们和李如海摘菜。 赵军这一趟,买回来了、青椒、香菜、黄瓜、芹菜还有韭菜、姜蒜。 本来赵军说不买韭菜,韭菜买回去没法做。韭菜炒鸡蛋的话,一百多桌得多少鸡蛋呐? 可李如海说韭菜代表长长久久,赵军感觉这个寓意不错,就买了两筐,想着炒从西山屯收上来的榆黄蘑。 像青椒、黄瓜那都好整,芹菜也没什么摘的。算下来,也就摘这两筐韭菜和扒那一麻袋大蒜的工作量不少。 押送海鲜过来的三个人,都是赵威鹏公司的员工,三人听说岭南那一片不安稳,特意从省城那边绕过来的。 三人进了赵家屋,打量一圈感觉这跟他们河北的农村没什么两样。一些风俗、摆设不同是正常的,但条件都是同样的艰苦。 所以,他们很不理解自己老板要在山沟里安家的行为,做生意归做生意,怎么还一去不回了呢? 说这家吃的好,那吃的再好又能吃啥呀?还能比得上他们那边的海鲜吗? 就他们老板去年从这回去,带的野猪肉也给他们分了,可他们吃着感觉不如家猪呢。 刚才来,三人在赵家院里看了一圈,看赵家准备的肉是不少。但谁家办事,还不多整几个菜呀? 赵威鹏先带三人到东屋见过一家之主赵有财,看着小眼吧唧、胡子拉碴的赵有财,又听说他受伤是跑山让黑瞎子挠了,三人只觉得赵有财挺苦的。 老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上山打黑瞎子,在一些人眼中属于提拎脑袋挣钱的勾当,都不如出苦力的。 几人客套了一番,赵军对赵威鹏说:“叔,咱在家歇歇,完了咱上澡堂子,洗个澡、剪剪头,今天二月二么。” 二月二,剃龙头。 这是传统,关键一个正月没剪头,赵军他们的头发都能扎小辫了。 赵威鹏、赵金辉也都是有舅的人,一听赵军张罗剪头,爷俩当即就要去。 赵威鹏那三个伙计也同意,他们昨天就上路了,今天也都没来得及剪头呢。 就这样,赵军亲自开着大解放,把屋里的所有男人,连同受伤的赵有财,还有黄贵等人都带去了澡堂子。 永安林场有公办的澡堂,这个不为挣钱,就为工人们解决个人卫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