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可拉倒吧。”马玲闻言脸色一变,连忙抱起一迭衣服,道:“这都挺好的衣裳呢,撇什么撇?” 马玲说着,见赵军不以为然,便用手轻推了赵军胳膊一下,道:“咱以后过日子,有钱也不能乱花呀。” “啊,行。”赵军随意附和了一声,挺好的事不至于跟媳妇犟。而且赵军此刻的心思也不在这上,眼下这都九点了,俩人还没吃早饭呢。 “媳妇儿,那你赶紧给这收拾、收拾吧。”赵军对马玲道:“我去看看,冰箱里有冻饺子,我煮两个,咱俩对付一口得了。” “不行,不行!”马玲说着,一把拽住赵军,道:“我是你媳妇儿,那哪能让你做饭呐!” 说到此处,马玲看了眼炕上的衣服,便用手把赵军往外推,道:“你先上那屋看会儿电视啥的,我马上就给你做饭。” 这年头不知城里啥样,反正农村、林区都是女人做饭。 就算是赵有财那样的厨子,在他小金库被抄、人设没崩的时候,他在家也是从来不做饭。 都说老旧的传统不可要,但赵军感觉有一些传统还是挺好的。 “那我把炉子先烧上吧。”赵军如此说,马玲想了想便点头,道:“那行吧。” 赵家新宅有炉子,炉子烧水、做饭都行,相对比烧灶还干净一些。 赵家这炉子可通西边两个屋的火墙,天冷的时候烧炉子就烧火墙了。 等到天气热了,把挡板一插,热气就从烟筒走了。 赵军正往外走,就听马玲问道:“咱妈一时半会儿不能来吧?” 赵军闻言一怔,但很快就明白了马玲的意思,当即笑道:“妈今天上乡里开会去了吧?我估计呀,她要来也得下午来。” 听赵军这么说,马玲下意识地看了眼手里的钱,然后略带迟疑地道:“妈……能不能多想啊?” 赵家人没搬过来,把新宅留给小两口过二人世界,好让他们早日完成家庭、历史赋予他们的重要使命。 但今天王美兰得过来一趟,而她来不为别的,只为了马玲的压箱子钱。 压箱子钱就是陪嫁钱,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永安这边,讲究儿媳妇带来多少压箱子钱,婆家同样往箱子里放上多少钱。 刚才赵军说王美兰今天会过来,就是来给新媳妇添压箱子钱的。 马玲担心王美兰会多想,是因为她娘家给的太多了。娘家给了四百八,王美兰就也得给四百八。 赵军知道马玲担心的点在哪里,他满不在呼地一笑,道:“没事儿,你放心吧,咱妈啥也不带寻思呢。” 赵军说话时,看向马玲的眼神中满是笑意。自己媳妇还是单纯呢,如果是分家的小两口,婆家给的压箱子钱还能留住。 可要是没分家,这钱能不能留在新媳妇手里,那就得看婆家是啥人了。 当然,王美兰肯定是不会惦记这两个钱的,她要高兴的话,随便赏马玲两个,没准都比这多。 而从这四百八十块的压箱子钱上,赵军看到的是马家和对马玲的关爱与重视。 马家给这么多压箱子钱,一是给闺女撑腰,二还是给闺女撑腰。 当初两家过礼时,赵家给了对本地来说,属于天价的彩礼。 马家拿到这彩礼以后,回了个天价的压箱子钱,就是让闺女把多出来的那部分彩礼再带回来。 他们认为,自己这样做,婆家能高看自家闺女一眼。马玲在婆家也有底气,用本地话叫:仗义。 马玲没想到这一点,赵军也不打算跟她说。因为赵军了解马玲的性格,如果自己说破了的话,不管是娘家给的,还是婆家给的,马玲一定会将其都交给王美兰。 前世的两口子,不知怎么就走到了两相生厌的地步。而如今嘛,赵军看自己媳妇儿,咋看咋稀罕。 又特么欠一章更新,下午六点之前补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