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将书架装满-《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1/3)页

    考虑到未来种种,陈屿打算做个书架出来,凭空变出他没那个本事,但仿着记忆中见过的那些,在手中木架上修修改改还是可以的。

    木板观中还有一些,都是早年老道士翻修供奉殿时留下。方方正正,用来搭栅栏不行,做书架却是正好。

    虽然有些已经朽坏不堪用,但挑挑拣拣还是拖了十来面。

    拿出锯子将其分割平整,弄成一块块大小合适的小木板。

    陈屿不会榫卯,听云古村那位老丈说他那位祖父倒是会一些,只是后来家中一直没人学会,便失传了。

    “好在只是稍作修改,替换一些边角料下来,原本木架的结构就足够。”

    最后,他还是用上了布条,绑住木架一端,免得脱落。

    花了大概半个时辰,一个怪模怪样的书架便搭成了。

    陈屿同样觉得不满意,可没办法,谁让他手上就会这点儿,这也是眼瞧着道观有不少地方需要翻新,却依旧没有自己上手去修缮的原因。

    最多换换瓦片。

    当初连鸡棚都没搭,就是担心这点。

    伸出手指推了推,松垮垮,但总算没有一推就散架,凑合能用就是。

    将杂物间整理了一番,让把书架搬回到里面,垫了两团塞满草絮的麻团,让木架底部不至于早早就受潮。

    靠在一旁,他开始一本书一本书的往上放。

    放着放着,陈屿灵机一动,转头去了外面,不多时,手里攥着四个木片返回。

    木片上刻着小字,歪歪扭扭。

    [杂记][药理][功法][经论]

    正是从方台阁出偷学而来。其实真说起来,他完全可以在前面贴张纸,将仅有的这二十来本书册记录在上,当做目录索引来用。

    但纸张能记录的太少,他觉得以后定然不止一个书架,书籍只会越来越多,不如直接按照类别划分。

    虽然这稀稀疏疏几十本书都要分门别类看着确实很古怪就是了。

    陈屿不在意,反而有种满足感,总有一天他要将整个书架都填满,然后是第二个书架、第三个、第四个……

    到时候杂物间便能再改回到藏经室这个称谓了。

    隐隐间,他好似有着收集爱好的松鼠一样,恨不得将全天下的藏书都收到自己这里,任凭阅览。

    只是旋即他又想到,收书看机缘、看钱、还花时间,短时间内囊中羞涩的他估计得不到多少想要的书册。

    可看向书架,空荡荡的地方很多,总让人不大舒坦。

    要不,我写几本?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