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一览众山小-《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2/3)页

    陈屿上下打量,然后来到正前,这里是整个山顶视野最为开阔的地方。

    青台山山顶他上去过,不过那里树林很密,起起伏伏山峦众多,遮蔽视野。

    不像此处,尤为开阔。

    山峰、林海、川河……

    一览无遗。

    风拂过,衣袂连连作响。

    他将物件放好,走到最大的那块石头上坐下。

    记忆中,这地方的空旷寂寥感确实更容易让人静下来。否则云鹤弟子也不会搭建亭台以供众人休憩。

    他抬头,顶上阳光昏黄。

    此时尚且不觉,依照记忆,等到月上云梢后,如烟月辉会倾斜照耀,到了那时这里才会显露出更奇特的景致。

    被诸多道人视为宝地。

    陈屿自然等不到那时候,他此番上来本就随心,眼下,更多还是在欣赏山间秀丽的风光。

    层峦叠嶂、山明水秀。

    看着看着,他闭目静神,照着云鹤功上记载的净明之法涤清杂念。

    不知是否沾了这处宝地的光,又或者确有感悟,朦朦胧胧间,唤神术本能运转起来,精神力无有波澜,而是以一种更舒缓的形式从泥丸宫中流淌出来

    淡淡银灰漫上体表,面庞仿佛笼罩一层雾霭中。

    片刻后,这些溢散的精神力散尽。

    陈屿睁开眼,眸中闪烁。

    “大定……”

    此方水土道境修行共有五境,之前涉足过的初光为第一境,今日他则跨入了第二个层次,名为大定的境界。

    只是和寻常意义上的修行境界有所不同,道境全看机缘,看感悟,修行心境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进入。

    道卷有记载,有道人经历悲喜,一夜顿悟,步入第四境,然第二日便复归回原样,与之前相比,除了气质平和了些许外并无多少不同。

    也有人一生中多次跨入,但有时是第三境,有时是第一第二境。

    道境不能如同武功那般熟能生巧,需要去感悟。有时候此刻侥幸进入了,之后没了那份感悟便又难以复现。

    正如陈屿在初光上所遭遇到的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