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岐书-《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3/3)页

    所以到了现在他尚未确定这种变化到底是灵机所必然出现的,还是自己培育的缘故。

    从种子开始就不会有枯死的变化?

    暂不能肯定,一切要等药田里的大白根长成后才晓得。

    不过无论如何,眼前这些变异桃树大抵是逃不过了,包括院中的松与梨。甚至依着陈屿推断,到时候兴许连种子都留不下,因为这同样只有粮食作物留下种子。

    地蒲公倒也留了,可惜全数死亡,灵机灵液都没能救活,显然本就不具备生长的条件。

    阳光明媚,热意暖人。

    之后数日都是艳阳天,陈屿静下心来安然鼓捣起篆刻他的‘无字天书’。

    竹片早早就挖下劈好,当时还采了一背篓竹笋,晒了一些笋干,其余没几天就吃了个干净。

    这些竹片都经过处理,不会太潮湿的同时也不显得过于干和脆。

    浸染起来正好。

    只是没有灵气补充,限于恢复的能力他三天下来仅仅弄了二十来片。

    歪歪扭扭,宛若鬼画符。若叫老道士见了指不定拿着拂尘敲他脑袋。

    见字如见人的说法此地亦有。

    道士也得读书写字,不然连武功秘籍和道经道卷都看不懂,还修哪门子道。

    所幸云鹤观不大,传承不多,山下参法会时陈屿曾听蒋道士说起,中原如正阳观这般的顶尖道派,门徒子弟甚至要先养性识字五年,才能开始修行。

    除了如今广为流传、被立为同文之字的[岐书]外,还有一些古老生僻文字。

    岐书说的陌生,其实与记忆中的小篆有些类似,当然,这里指的是笔法,文字还是有所不同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