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灵文内铭-《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3/3)页

    于是开炉炼制了几枚固神丹,软膏已经耗尽,这东西在内景中多少能减少些精神上的损耗。

    当日,他便以银芒包裹身躯,从道观这头入虚后直奔四色霞雾而去。

    滋啦啦!

    腐蚀依旧,元神穿入其中,这一次体外披着山竹银毫所化外衣,格挡了不少侵蚀,行走起来省力许多。

    不多时,一方通天高耸墙体在霞光海中若隐若现,他靠过去,并未犹疑,分出磅礴精神力,只手将雾墙划开一角,元神体旋即化作一道金光蹿入其中。

    逼仄的飞行持续不久,一缕灰扑扑异色从远方映照而来。

    出口到了。

    这一次,陈屿消耗不多。

    固神丹持续发挥着药力,金光颤抖一阵,旋即在一片灰蒙蒙、寂寥的世界中绽放开来。

    “终于出来了!”

    这里就是那片位于平城的内景地?

    初来乍到,他张望四周,发现似乎和青台山那边的内景并无多少分别,唯一有差距的,或许是范围大小。

    这一处内景地无疑要比道观那边的大上许多,几乎涵盖了整个西城区。

    不远处,一栋楼阁耸立,而在更遥远的方位,还有几栋高楼林立。

    陈屿仔细辨认,认出了最里侧的一处二层小楼,而在小楼边缘的则正是他曾经住过的地方——成玉院。

    至于那栋小楼,记得是蒋道士带他前往,乃当初与诸多道门同辈论道的地方。

    至于其它的院落楼阁,应当是正元观所有。

    可惜,没能覆盖到灵敏方台阁,否则他还真想进去一观。

    倒也不是为了偷阅书册——精神力翻不动现世外物。除非以银毫为依托,但这样一来就格外麻烦了。

    “对了,好像听蒋道长说起过,灵敏方台阁是正元观开放给外人的,真正宝贵的经文典籍都在另一处。”

    山雅轩。

    陈屿记起这个名字,元神体一阵飘忽后寻找起来,然而并无。

    看来内景地的覆盖同样未曾涉及到那一处藏经之地。

    左右不得,他索性回到街上,平城和石牙不同,纵然此刻已临近腊冬,却仍然有不少行人漫步道中,有人叫卖、有人结伴游玩。

    而这一切热闹都未曾体现在内景中。

    这里仿佛真的只是倒映,陈屿游动在人群间,元神与之相触,无法撼动分毫。

    观察了一会儿,感受着体内以极快速度减少的精神力,显然由于距离太过于遥远,即便能够操控自如,可精神方面的耗损实在太大。

    想了想,他飞身而起,感知笼罩周身大片区域。

    “没有?还是太隐蔽?”

    内景秘宝也是这一次的目标之一,但此刻未能找到,陈屿倒也不气馁,一次不行就多来几次,这次不成下次再来。

    至于眼下,在回归之前他还有另一件事要尝试。

    心神起伏之际,一丝裂缝在元神体眼前洞开,光与热传递的同时更有远超青台山的庞然杂念如浪潮般汹涌扑来。

    不及躲闪,自天空中坠落的元神体瞬息间飞远,本能朝着人群较少的地方躲避这些无序的念头。

    “大意了!”

    化身小金人的陈屿无奈,这一次有些失算,本想尝试一些想法,结果没料到人群中的念头如此之多,数倍于山上!

    短时间内或许还能撑住,可对精神力的耗损却是实打实,再拖下去必然是无法返回了。

    他赶紧远离,没有再待在原地。

    至于入虚……元神离体下太困难,且需要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才能做到,这一点城中不适合。

    去山上!

    城外不远,一座比青台山还要袖珍几分的山峦映入他眼中,常人难见的金光自天际闪烁掠过,飞驰而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