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不可轻传(下)-《山上种田那些年》


    第(3/3)页

    某一刻,思绪突然一顿,好似崩断的绳索,又仿佛绵延的山路刚转过路口就只剩一截断崖。

    可以怎样来着?

    不上不下,明明有什么就在后面,却被一瓢水冲走似的,完全想不起。

    难受得紧。

    且不论外界如何,此刻,陈屿正悬立在意识核心之外,鼓捣半天。

    一朵画面呈现,其中为一束发道人与匪贼交战。打量了下后便被他捏碎。

    自驳杂色彩中演化的记忆此刻却只剩一种颜色,灰扑扑,朴实无华。好似蜕去了杂质,纯净无比。

    “还行。”

    兀自满意地道了一句。他对于以精神手段人为干涉人念的成型有了几分把握。

    而且经过这一次的试验,还隐约摸见了那道一直搞不清的转化环节。

    “人念浩瀚,元神出行不便。如若此法能完善,或许可以规避,省不少力。”

    而且他总觉得,既然人念对元神有冲击,未必就不会影响到法力,进而对修行产生阻碍。

    甚至不似灵性那般,人念只会日益积攒而变多,不会消散。总有一日会堵得到处都是。

    “有备无患,先弄出来再说。”

    收拾好首尾,陈屿没有停留,踱步踏入虚幻轮廓内。进入后的他开始更大动作的梳理,准备试试另一个想法。

    ……

    于启猛不时点着脑袋,长须飘飘。

    “师妹,师尊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可能……我们背得很好把师尊感动到了?”

    “唔,我觉得更像睡着了。”

    “胡说,师尊是、是在……顿悟!”

    “顿悟?是这个样子?明明和我以前打瞌睡没什么区别嘛。”

    “师尊可不会打瞌睡,肯定是吐纳的时候顿悟了。”

    “哦,那应该有我们的功劳吧,毕竟这次背诵得可很好的。”

    “应该有吧。”

    对小童的胡闹于启猛顾不得了,他迷迷糊糊,只感觉自己好似神游天外,刚刚还在思索如何传法,毕竟向来有法不轻传的说法,他对这俩徒弟尤为看重。下一瞬脑袋里的念头就变作了晚上吃什么……

    渐渐的,一段记忆浮现,老道眉头紧锁,这记忆很清晰,但……莫名的违和感让他始终无法对其产生共鸣。

    意识海中。

    天翻地覆,再定神时却是到了一处人声鼎沸的地方。

    面前,一栋四层木楼耸立。

    〔云穆阁〕

    环望一圈,空中有无数褶皱,这片区域实在太虚幻,意识都维持不住,好似做梦一般时常变幻。

    陈屿的进入令其多了一分稳定,画卷徐徐展开,一处处亭台楼阁拔地而起,云蒸雾霭之际有山峦映入,有道人结伴。

    他步子未动,四周景致仿佛被拉扯着朝后挪移,光影迅速变化,不多时一栋古朴包涵意韵的建筑出现。

    〔真武镇魔殿〕

    正是一方演化自对方记忆中的真武山之景。

    “没想到,于老修行还在真武山学过数载。”

    陈屿并未可以窥视记忆,实际上,除了从思维纠缠中截取了一段真武山、几处模糊景致以及名称外,他拉取的最多的便是那一本本经书卷册。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老人读过的经卷实在太多,梳理起来费时费力。至于灌入自己脑袋便算了,那太蠢了。

    索性直接汇入楼阁,仿照着当初那头书怪的构造,将书册化作片段,交给了那道剔除杂念后沉静下来的意识集合体。

    他推开大门,云穆阁里的于启猛身披法袍,缓缓睁开了眼。

    一板一眼,模样上大体相似,不过细节依然能瞧出两者不同。陈屿对此不甚在意,他本只想着尝试一下,能弄出来已经算好的了。

    “福生无量天尊。”

    “道友安好。”

    两人见礼,陈屿此时细看这位被他从思维中东拼西凑而成的意识集合。

    良久,他好奇地发问:

    “于道长贵姓?”

    于启猛:“……”

    发现一个大问题,之前写的是于启孟,后来中间梳理的时候搞错了,弄成于启猛了,以后面这个为准吧。前面的太久远改不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