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朱彻底被朱允熥抬出来的数据搞破防了。 他只要一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起早贪黑爬半夜,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地治国理政,他就委屈得想嚎啕大哭。 在他想来,自己这十年来就算不让全国耕地翻两倍,最起码也能翻一倍吧? 然而,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 整整十年过去了,整个大明耕地增长数量竟然只有区区二十万顷,连一个零头都不到! 「朱允熥,你这数据咋来的,是否准确?」 「回皇爷爷,这就是根据您在洪武二十四年下令修整的黄册而整理出来的数据呀!」 「啥时候的事?」 「为何不早点告知咱知道!」 老朱有些埋怨地瞪了朱允熥一眼,朱允熥则翻了翻白眼道。 「您老又没问……」 「再者说,这东西堆在玄武湖库房里都快生虫子了,我还以为您老把这东西给忘了呢……」 老朱见大孙这样说,不由将愤怒的目光投向户部尚书陈宗理。 陈宗理一看到老朱那迁怒的眼神,就知道这老头心里打啥主意。 有一说一,这个锅他可不背! 「陛下,老臣接手户部尚书之时,这东西就堆在库房里了。之后太子大丧,又是北征的,户部上下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去整理黄册呀……」 老朱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事谁都不怨,只能怨他这个皇帝把这事给忘了。 但不怪罪个人,他心里总觉得有点不爽。 「大胆!」 「黄册关乎朝廷根本,你这个户部尚书竟然都不上书提醒咱一声,这就是罪大恶极!」 陈宗理见皇帝这么说,也只能委屈巴巴地磕头谢罪。 「臣知罪!」 「请陛下从严发落!」 老朱本来也没想怪罪陈宗理,只是想找个背锅侠而已。现在见陈宗理认罪了,轻轻的处罚一下就拉倒了。 「罚俸一年……」 「另外,马上调派国子监生员,将黄册重新给咱清查一遍,凡是有错漏之处,前后不一致者,严肃追究上下关节人员罪责……」 「遵旨!」 老朱敲打完陈宗理,恶狠狠地看向下方的一众官员。 「你们一个个都给咱小心点,别让咱查出你们贪墨土地的罪证!」 「否则,咱把你们全都满门抄斩!」 一众官员听到这话,吓得赶忙磕头如捣蒜地求饶。 「陛下饶命!」 「臣等真的不知此事啊!」 「臣等一直奉公守法,从未有过贪墨之事……」 老朱听到这话更委屈了,带着几分悲愤的哭腔说道。 「你们没贪!」 「咱没贪!」 「那咱大明的土地都去哪儿了!」 老朱发出这番振聋发聩的恶龙咆孝后,偌大的大殿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没人知道土地都去哪儿了,但土地确实少了,而且少得极其不正常。…. 正当所有人都承受着朱元章的龙威之时,大殿之上突然出现一个少年的声音。 「我知道!」 「你知道?」 老朱闻言立马看向大孙,在见到朱允熥重重地点头后,老朱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且深沉起来。 「你给咱说说,咱大明的土地都去哪儿了?」 朱允熥再次从屏风上撤下一张纸,露出一个圆形的百分比分布图。 众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般新颖的统计图纸,虽 说一开始没几个人懂,但只要看上一会儿,精明的户部尚书陈宗理就大致猜出这图代表什么含义了。 果然,接下来朱允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诸位请看,整个大明的土地就是这个圆!」 「这片三角形的区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所统计的土地数量,占了整个圆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一条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所占之土地,约占大明土地的百分之五。」 众人听到这话陷入一片沉默,过了好一会儿,有一个弱弱的声音响起。 「这也不多呀……」 老朱听到这话,气得恶狠狠地看向说话之人的方向,见所有人都低下头,看不出来是谁说的,又气哼哼地转过头。 朱允熥也听到这声抱怨了,冷笑着看向文官集团。 「现在看似不多,但你们想想,现在才洪武二十六年,大明开国才二十几年!」 「而且,皇爷爷对待科举一直不咋上心,洪武初年还停办了十年,有功名的读书人本就不多……」 朝堂上的官员对于朱允熥揭老朱伤疤之事不以为然,但老朱这个当局者却受不了了。 老朱尴尬地咳了咳,怒斥道。 「说事就说事,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干嘛!」 老朱早年间确实一度停办科举,其主要原因是科举官员太容易抱团,不容易控制。他这才停办了科举,让地方官员举荐人才当官。 然而,地方举荐上来的人才良莠不齐,很多人根本不具备当官的才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