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允熥见老朱这样说,知道老爷子急眼了,只能赶忙应承下来。 “好好好!” “孙儿明天就登基!” 老朱闻言冷哼一声道。 “滚吧!” “明天记得早点进宫!” 第二天,朱允熥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下早早进宫,刚一进宫就听到一个噩耗。 “皇太孙殿下,陛下已经搬离皇宫了,从今往后这座皇宫完全属于您了!” 朱允熥满脸不解的看向秦德顺。 “啥意思?” “他老人家搬出去住哪儿,总不能住北宫吧?” 秦德顺开心的笑道。 “这就不劳殿下操心了,您还是赶紧去乾清宫更衣,然后去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吧!” 一众官员见秦德顺这样说,也跟着一起催促。 朱允熥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先顺应大家的意愿登基。 在文武百官三呼万岁之后,朱允熥正式成为大明第二任皇帝。 按照历朝历代留下来的规矩,他先是追封了父亲懿文太子为孝康皇帝,又追封自己的母妃为孝康皇后,以及其亲大哥为虞怀亲王。 然后又尊朱元璋为太上皇考,郭慧妃和后宫年长妃嫔为太妃。 接下来就是对一应兄弟和姐妹们的封赏,哪怕他气还没消,但也不得不给朱允熞那个混蛋个亲王。 整整三天,朱允熥一直在忙活这些事。 就这还只是个开始,还有很多事没确定下来呢。 比如说年号…… 不过对于年号这事,朱允熥却并不怎么着急。 一来这东西明年才能用,二来他想将公元的概念加进去,建立一套世界通用的纪年体系。 公元的起点自然要用咱们华夏自己的标志性事件喽,至于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还是从孔子降生开始则有待商榷。 朱允熥登基的诏书通过电报系统昭告天下后,各地布政使、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纷纷上书恭贺,并表示忠于新皇,忠于朝廷之志。 远在碎叶城的蓝玉、傅友德、冯生等人,也通过电报发来贺电,表示西域远征军愿意接受新皇帝的领导。 接下来是海外藩国,也通过大明驻各藩国机构发来贺电,表示忠于大明,忠于新皇帝的美好愿望。 在朱允熥忙于各种繁琐礼仪之中时,钟山孝陵卫附近,朱元璋穿着一身布衣,正躺在一个农家小院的躺椅上,优哉游哉的看着郭慧妃喂鸡。 朱元璋沉醉于这种恬静的农家生活,但郭慧妃却遭了老罪了。 不仅天一亮就要起来打水、扫地,更是要亲自为老朱做饭洗衣。 如果只是偶尔干上一次两次,郭慧妃也不会有怨言。 可看眼下这架势要长干,郭慧妃当场不干了。 “朱元璋,你爱种地自己种去,你没事折腾我们干嘛!” 杨妃、韩妃等人闻言,登时放下锄地的锄头,满怀希望的看向郭慧妃。 她们也早就过够了这种苦日子,恨不得马上搬回宫里当娘娘。 然而老朱却不为所动,只是滋溜滋溜的喝着茶水。 “少抱怨几句吧!” “有抱怨的工夫鸡都喂完了!” 郭慧妃见状,只能采取怀柔策略。 “元璋,咱们回宫吧?” 朱元璋闻言老眼一瞪,满心不悦的道。 “咋?” “你不是一直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生世世都愿意跟咱在一起吗?” “这才干了几天农活就受不了啦?” 郭慧妃闻言赶忙解释道。 “皇爷,话不是这么说的。” “我们虽然愿意陪您过农家日子,但这农活我们实在是干不惯呀!” “您想想看,臣妾自打出生到现在,何曾干过一天农活,过过一天苦日子?” “妾身受点苦不打紧,可若是委屈了皇爷,妾身的罪过可就大了!” 老朱在过了最开始的新鲜劲也有点厌弃乡野生活了,再加上几个妃子天天叫苦,让他心里更是说不出的郁闷。 但他已经从宫里搬出来了,总不能再搬回去吧? “话虽如此,但皇宫咱是肯定不回去了!” “你们要是受不了这份苦,你们就搬回去,咱就当没你们这些女人!” “这……” 韩妃、杨妃两人心里倒是愿意的,但又怕刚搬回去,就被老朱命人给砍了。 郭慧妃略微犹豫下,提出个折中方案。 “皇爷,要不您看这么着行不行,咱们从宫里带一些会种地的太监和宫女,让她们照顾咱们饮食起居?” “这样您既可以欣赏山间景色,我们姐几个也不用这么累!” 老朱闻言颇为意动,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