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县令选举(下)-《明末中枢一木匠》
第(3/3)页
浙江原任的各个县令,在收到行文之后,也都有点傻了,年底便要考绩,这还剩下几个月啊,到时万一被百姓一搅合,那可要倒霉了。所以,他们立刻一改往曰作风,变得勤政爱民起来,有那县官,以往做事总是看钱不看人,现在则是再也不敢了,小民百姓不能得罪,否则考绩的时候,真要你的命。不求考绩为优,起码不能不满意的票数超过六成。
对于浙江的所有县令一下的变得爱民如子,百姓们是高兴非常,毕竟百姓们能接触到的官员,就是这最下面的知县。浙江改革的成果是显著的,老百姓的自豪心提升许多,以往当官的不把咱们当人看,现在他们都得对咱们露笑脸,咱们也是有权利的,你们当官的敢欺负我们,我们就叫你不好过。
浙江富庶,人来人往的也多,这里的情况,不过多久,就传遍整个江南。江南各省的百姓,开始羡慕起浙江,不少地方都在街头巷议,这县令选举制,百姓考核制什么时候能传到咱们这里来。咱们也过过瘾,管理一下,那些平曰里作威作福的官员。
和百姓相比,各地的县令那是提心吊胆,生怕这个制度真的普及,那样一来,自己可倒霉了,以后还不得被百姓欺负死。但是知县这个官,实在小的可怜,也没有什么话语权,几乎是除了欺负百姓,就什么也不是。他们虽然不满这种制度,可也无可奈何,自己的官职实在太小,能掀起什么风浪,而且他们面对的还是大权在握的岳大人。
比县令的高的官员,根本无需发愁,县令选举,也不是通判、知府选举,你们最底层的官员倒霉,和我们不发生关系。再往上的官员,更是不会发愁。
可以说,岳大人的这步棋走的太妙了,既拉拢了百姓,和一部分士子,又没有得罪什么高官,得罪一些鸡毛蒜皮的县令,算得了什么。
现在举人,除能考上进士的之外,其余的,几乎全都站在岳大人这一边。他们都在等着这个选举制普遍推广,这样的话,自己就能有机会成为县令。要不然,等着他们的只有教谕、主簿、县丞这种小官了。和他们相反,天下间的所有县令现在都开始想办法,想什么办法呢,想办法往上爬,当县令太危险,很容易混不长啊。
也就是在全天下的知县都提心吊胆的时候,福建巡抚吴思南也上了道奏折,他奏折上的意思是,赞成岳大人的县令选举制,希望朝廷能够同意,在福建试行。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