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睚眦必报-《明末中枢一木匠》


    第(2/3)页

    “京城城防何等坚固,城墙高耸,鞑子的骑兵又没有生有翅膀,难不成能飞进燕京城。以燕京的城防,有一万人马据守,哪怕鞑子有十万雄兵,都无法攻入。有什么好害怕的?”刘姓游击将军大声说道。

    “话是这么说,事实也如此,但燕京城里的大人们却不会这么想。他们一心只顾着自己的姓命,听到鞑子打来,腿都得吓软了,怎么可能发兵驰援咱们。咱们的姓名,在他们眼中连一个铜子儿都不值。要是咱们真的守在这里,就等着一起死吧。绝不会有援兵到来。”张参将大声说道。

    他的话,令刘姓游击将军是登时语塞,确实呀,自己的姓命在朝中的那些达官眼中,或许就和蝼蚁没有区别。他们怎么可能发兵增援自己。

    其他的将领,听了这话,都是连连点头,跟着转头看向卢象升,想要看看卢大人是什么意思。

    卢象升明白,固守待援,纯属扯淡,绝不可能有援军前来。鞑子的报复心是很强的,在顺平死了这么多人,必然会大举报复。但卢大人真的不愿意这么走,就如刘姓游击将军所讲,自己有守土安民之责,倘这么走了,实在愧对顺平县的百姓。

    考虑了一会,卢象升才说道:“咱们有一万人马,城内还有几万支持咱们的百姓,据城死守,也不一定就会输。鞑子不敢在中原逗留太久,更不会为了一座小县城而耗上多久的时间,攻城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十天,只要守住十天,鞑子必然会移师别处抢掠。多给朝廷十天时间,朝廷会聚集更多的人马,多给其他地方十天时间,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巩固城防,或是逃命。退一万步说,哪怕咱们战败了,也能称得上是死得其所,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城中的百姓。所以,本官以为,咱们不如就万众一心,坚守城池,与鞑子一决死战!”

    他是部队的主将,他说要战,而且理由也不容回驳,手下将领互相瞧了几眼,最后一起躬身说道:“我等愿随大人死守城郭!”

    *******************************************************卢象升的分析没有错,弟子确实不愿为一城一地耗费太多时间,因为他们也想用最少的时间,抢上最多的东西。通常来说,三两天攻不下一座城池,他们就会撤离。但卢象升不知道的是,死在顺平城内的那位领军将领,是鞑子的三大贝勒之一,这对鞑子的打击很大,要是不替阿敏报仇,实在是没有脸在混下去了。尽管皇太极不是很待见阿敏,但面子上都要过得去,尤其现在阿敏死了,倘若不为他报仇,皇太极似乎都不好意思再坐这个汗位了。

    阿敏中伏的消息,很快传到后军,皇太极一听阿敏有去无回,心中先是一喜,跟着掉下眼泪,嚎啕大哭。一边哭,皇太极一边狠狠地捶打胸膛,“阿敏阿珲……怎么会这样……本汗还依仗你辅佐……你怎么能这么早就……让我如何对得起舒尔哈齐额其克……阿敏……”

    阿珲是满语中哥哥的意思,额其克在满语之中是叔叔的意思。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舒尔哈齐早年与哥哥努尔哈赤一起打江山,立下赫赫战功,可由于一次与乌拉部交战之时,率领本部人马躲到一边,没有动手,而触怒了努尔哈赤。可之所以没有上阵,也是事出有因,因为他的老婆是乌拉贝勒的妹妹,他不想破坏姻亲关系。

    就因为这事,努尔哈赤剥夺了舒尔哈齐指挥军队的权利,把他排挤出领导层,其实说白了,处罚他临阵不战是假,想把所有权利弄到自己手上是真,这不过是一个借口。舒尔哈齐的地位从此一落千丈,无奈之下,带着几个儿子前往别处,另立门户。当时辽东总兵李成梁并没死,他也不想看到努尔哈赤太过强大,所以马上抬举舒尔哈齐,向朝廷保举,奉舒尔哈齐为建州右卫首领。这可是明朝在辽东一带少数民族中,设立的最高官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