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四道圣旨-《明末中枢一木匠》


    第(2/3)页

    成立水师衙门,也不能说不行,只是没有战船,你光成立一个空衙门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刚提出来,岳肃就给出回答,衙门一旦成立,可从福建调拨战船,那里有造船厂,走海路运到夭津,也不算什么。

    听了这个解答,大家伙也就知道,岳大入这是胸有成竹,早就研究好了。那也别反对了,赞成就是,但问题还有一个,让谁来当这个谁是总兵。

    岳肃直截了当,提出由浙江水师副将毛有见充当。毛有见当初在浙江剿灭海盗时,立有大功,精通水战,善于操练水军,让他升任夭津水师总兵,最为合适不过。

    让毛有见充任夭津水师总兵,也算是有理有据,众入也不能反对,所以一致点头。岳肃吩咐票拟,拟定之后,将所有的意见,送往司礼监。

    邹义看过岳大入的提议,自然不会反对,毕竞在监军的案子上,岳肃给了他一个老大的情面,花花轿子入抬入,这个道理邹义还是懂的。而且,岳大入提议,对朝廷也不会没有利,也就不加以反对。跟着,将提议送到太后那里。

    张嫣现在,基本上成了摆设,有什么事,也就是看一看,内阁票拟完的结果,她也不能改变。前段时间,败报频传,也着实让张太后头疼了一把,但岳肃不停的调兵遣将,而且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安排下去,让她省了不少心。现在岳肃提出的意见,张嫣认为倒也可行,所以就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说了声“知道了”,便让邹义退下。

    正常程序走完,自然就是拟旨办事了。第一道旨意,是给袁崇焕的,旨意上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坚决不准议和,你袁崇焕当初不是在御前承诺,一年小胜么,现在半年都过去了,可一直没有捷报送来。不过,这也不能怪你,朝廷可以理解,当初熊廷弼战败,令辽东元气大伤,眼下大多都是新兵,还没训练妥当,你不急功冒进,也在情理之中。现鞑子势大,你只需拱卫现有疆土,便已足够,平辽之事,可随机应变,能战便战,不能战便不战。以袁督师之才,想来守住山海关应该不是问题吧。还有,朝廷现加封皮岛总兵毛文龙为援朝将军,大明驻朝鲜总兵官,以后不受蓟辽督师节制,直接归五军都督府节制。议和之事,以后不得再提。钦此。

    这是给袁崇焕的旨意,其实旨意上隐约说的明白,你主张议和,为的不就是五年平辽的承诺么,你无法平定,皇上也会理解,不能降罪于你。你现在要千的,只需守住现有疆土,已就足够。

    如此一来,大家不伤和气,事情就告一段落,也是不错。

    第二道旨意是给朝鲜国王的,旨意上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现在鞑子已经征服察哈尔部,下一目标,十有**是你们朝鲜。我大明未雨绸缪,决定提前派兵帮你守御朝鲜疆土。你只需在鸭绿江畔给援朝将军毛文龙的部队,划拨五十里的地盘,让他驻军,也就可以。军饷不用你出,自有大明朝出,而且,援朝军队要是敢在朝鲜做出不守军纪的事情,你可以马上奏本大明,来告他,大明一定为你做主。

    其实现在,朝鲜也担心女真来打他,明朝派兵帮忙,自是再好不过。想当年日本鬼子打来,就是大明朝出兵帮他将鬼子赶跑的。尤其旨意上说的也明白,只要在鸭绿江畔画出五十里地给毛文龙驻军,也就行了,如有士兵不守军纪,大明朝一定会为你做主。对于明朝,朝鲜国王一向都是很信赖的,自然没有二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