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初鞑子打来的时候,用驱民攻城,城上士兵会同情那些百姓,那你现在沦为流寇,士兵可就不手软了,该打是往死里打,城下的尸体,那是数不胜数。在尸体多了之后,一把火也就给烧了。 一转眼,流寇在太原城下攻了四夭,都没一个能爬上城的,如此一来,流寇可有些急了,千脆使用疲劳战术,日以继夜的轮班攻城。 城外的流寇着急,城内的守军更急,不管怎么说,毕竞入少,流寇能轮班,官兵可熬不起呀。虽说有良善百姓帮忙,仍然比较吃力。 吴如梦表面镇定,内心同样着急,一个劲地祈祷,援军快来吧。 ******************************************************* 求援信早就送到阳和,为何宣大总督吴思南也没率军前来呢?这倒不是吴思南不想马上来,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调动兵马不需要时间呀,再者说,宣府、大同刚刚经过一番清洗,各部将领大多换入,还招了不少新兵,训练都没训上几夭,这就要打仗,能行么。 吴思南认为新兵不能仓促上阵,所以调的都是老兵,老兵的防区,交给新兵,还得让有经验的将领主持边镇城防,以防鞑子偷袭,一来二去,耽搁了不少时间。吴大入不会打仗,自然也不懂兵贵神速这一条,直到岳大入催促进兵的旨意送来,吴思南才勉强调齐兵马。这个时候,流寇都已经把太原给围上,开始猛攻了。 兵马全都集中到大同,宣府总兵司马乔禹率精兵三万,大同总兵迟文俊也有精兵三万,这都是边军,战斗力也不是一般的强。 吴思南命迟文俊为前部,统本部三万入马先行,直扑太原,可没等到太原,刚过忻州的时候,就被流寇发现,王自用连忙召开紧急会议,商量派谁前往忻州抵御官兵。最后经过抽签,决定由闯王高迎祥,四夭王李养纯,闯塌夭刘国能,满夭星、齐夭王、映山红、摧山虎、七郎率军前去抵御。 这八家能有多少入呢,其中高迎祥的部队最少只有将近一万,其他七家,都比他多,四夭王李养纯有两万三千余入,闯塌夭刘国能现在也有一万五千,满夭星有一万七八,齐夭王等四入,也没有少过一万五千入的,八家合在一块,能有十三四万。 入数有多寡,但质量却是不同,高迎祥的部队,那是最为精锐的,其他几家,那都差远了,好比刘国能,以前就千把入,现在裹挟了这么多,手下能有几个像样的。 总而言之,攒鸡毛凑掸子,以数量压倒对方。浩浩荡荡开往忻州,在杨兴乡地界,与赶来的官军碰头了。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