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有此一姬足矣-《南朝春色》


    第(3/3)页

    周国与齐国相邻,一直以来都是明争暗斗。到了这两年,更是呈现出齐强周弱的局势。天下三国,陈国偏安一隅,周国宇文护掌权后国势不稳,民心不安。齐国虽是接连出了两个荒唐皇帝,论国力却要略强。

    这一次齐陈两国使者来周,对周国的决策者来说,他们更在意齐国的情况,也更在意齐国来的使臣。

    因此,随着兰陵王跨入殿中,齐地的一众实权人物,都向他打量而来。

    盯着他看了一眼,长期权柄在握,不怒而威的宇文护摇了摇头,道:“齐人也是堕落了,一个美貌的黄口小儿,居然还称骁勇,齐国真是无人!”

    坐在宇文护不远处,刚刚继位的,十七岁的少年皇帝宇文邕,脸色苍白,身形瘦削,看不出半点英明神武样。此刻他也在盯着兰陵王,在听到宇文护地评论后,宇文邕却是暗暗忖道:不说别的,光是那百名甲士,便个个都是精悍锐利,百里挑一的壮士。这个美貌无双的兰陵王,能够驾驭住那些甲士,便当得骁勇两字!

    想到这里,他目光转向兰陵王身侧的张绮。

    瞟了几眼,宇文邕向后侧了侧,低声问道:“此姝何人?”

    那太监朝张绮瞟了一眼,禀道:“说是此番随着陈使前来的,那一日兰陵王与众陈使同入长安,才打一个照面,兰陵王便把她掳了去。”

    听到这里,宇文邕奇道:“兰陵王原是好这一类?”

    那太监闻言回道:“众人也都不解。听说这兰陵王在国内时,赐给他的倒贴而来的美人不知凡几,他通通不假辞色。这还是第一个令他着紧的女子。”

    宇文邕沉吟了会,道:“知道了,退下吧。”

    “是。”

    殿中依然嗡嗡一片,权贵们还在络绎入殿。

    士族,不止是陈国有,想当年,王、谢、袁、萧四大士族纷纷逃离故土,渡过长江来到建康。但是,还有一部分士族,如范阳卢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等,则在故土坚持。

    这些繁衍了数百上千年的士族,虽然在长年的战乱中,大多数损失惨重,有的家族凋零,几至毁灭。可比较而言,他们毕竟根基雄厚,家学渊博。任何一个国家建立了,不用人才也就罢了,一旦用才,在这个普通人连字也不识得的时代,士族子弟,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选。

    因此,天下虽然反反复复的兴盛灭亡,他们却顽强地扎根在这片土壤上。

    随着殿中来人越来越多,到得后面,已有半数是来自江北各大士族。

    喧嚣纷乱中,一个尖亮的太监声音禀道:“陈使到——”

    三字一落,众陈使与兰陵王一样,踏入大殿。

    萧莫走在最后。

    与昔日在建康时一样,他依然是一袭白裳,脚踏木履,墨发披散,俊秀斯文的脸上,带着温润如玉的笑容。

    随着他施施然入内,不知怎地,大殿中的喧哗声小了些。

    原来,与兰陵王,宇文家族众人不同,那些在故土坚持的世家子弟们,这时停止了攀谈,纷纷回过头去,看向那从建康来的世家子萧莫。

    ……沧海桑田,燕去燕回不过几个春,人间却似过了千年。真真是满目山河依旧,昔日风流无处寻。

    留在周地,与掌着周国政权的胡族统治者长期混居,杂处。长年处于动乱中,祖坟不存,祠堂多毁,血脉已杂,风流无几的世家子们,陡然看到那熟悉的白裳广袖,木履清风,看到这地地道道的南人衣冠,看到那飘洒悠然的闲逸之姿,一时之间,有的竟湿了眼眶。

    萧莫悠然而来。

    他跨过门坎时,清风卷起他的长袍广袖,卷过他的墨发修腰,便似凌波欲去。

    ##

    四千多字,求粉红票。更新时间不稳,正在努力调适中。(未完待续)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