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仁义与明主-《三国大明星》
第(3/3)页
“子龙兄看我这剑亮否?”
赵云不知何意,看着张钰手中的宝剑认真道:“剑身鞘柄浑然天成,剑锋锐利又无肃杀之意,称的上神兵利器。”
“那现在呢?”说着,张钰将宝剑放入剑鞘中。
“隐入剑鞘,自然不知。”
“嗡!”张钰将剑拔出,“如何。”
“出鞘一刹,锋芒惊心。”
“噗!”张钰将剑深深插入亭外泥土里,再拔出,剑身已经被土覆上,光泽不再。
“才能就如利剑,找到合适的主公,一个可以人尽其用、能尽其才的主公,才能发挥出、甚至更超出人才原本的能力。
如果择主不慎,那么不光才能得不到展现,反而可能消沉下去,明珠蒙尘。
乱世当用重典,单纯的仁义在这样一个残酷到易子相食的时代恐怕会寸步难行。以钰愚见,一味在这乱世之中追求所谓仁义之主,有些舍本逐末之嫌。
孔子曾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百姓吃得饱活得下去了,你才能和他们讲什么是礼,什么是仁。而靠仁义,非是终结乱世之大道!
仁义近乎小恩小惠,那是我这平庸之人也能做的事,是一种应在世间普及的价值观念,是所有普通人也应该具有的品质,而不是判断一个好的君主的标准。
愚以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明主,尤其是大争之世,重要的应当是他的能力,他的志向和人格。
钰心中的主公,应是雄才大略、南征北战、廓清寰宇的英雄,以雷厉风行之势平定乱世才是对百姓最大的仁慈。
仁义…则是天下安靖之后该行的事了。”
一席长论说罢,赵云凝眉沉思,久久不语。
“钰此来常山还有些琐事,改日再与兄长一叙,望兄长莫怪。”告罪一声,张钰带着韩龙走出了凉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