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不知皇兄和司徒的计策如何了,哎。” 习惯性地轻叹,刘协正要睡下,却听到门外的小太监轻轻唤道:“陛下可否安寝?” “何事?” “回陛下,司徒大人说有要事要来禀报。” 要事?难不成是董贼已经伏诛?! “请!”刘协一下子便翻身而起,欣喜道:“快请。” 少顷,风尘仆仆的王允躬着身子快步走到房中,小皇帝看到他的脸色,心中便陡然一紧。 “司徒,深夜来寻我,可有要事?” “回陛下,臣确有要事,需要与陛下共同商讨出一解决之策来。” “何事?” “张钰方才欲要行刺董卓,身负重伤,而后被人救走。” “啊?皇兄他,刺杀董卓?!” “正是。” “你们……商量出的计策就是这个?” “当然不是——” “皇兄他还好么?有没有被抓到!” “回陛下,臣也不清楚……只是董贼已经下令,要捉拿玉郎,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怕是要不了多久,玉郎真就凶多吉少了。” “混账!狗贼!”刘协将手中书简猛掷于地,而后快步下榻扶起了王允。 “司徒,你一定有办法对不对,朕要保住他,他可是皇兄,朕可是皇帝,朕能保住他的,对不对?” …… 太师府。 “真是一群畜生!”董卓一脚将长案踢得翻飞破烂。 “当初需要某时,某自西凉不远万里而来,解了他刘家倾覆之危,某做得不够?” “够够够,当然够……”董卓的弟弟董旻在一旁忙附和道。 “叔父之功,可比尚父周公,若无叔父挺身而出,怕是汉室早已灭亡了!”这是董卓的侄子,董璜。 董卓犹不解气,仿佛是被点燃了的火药桶一般,又将厅室中的灯架香炉一顿劈砍。 “岂有此理,自打某入京之后,是日夜为国事操劳,那些大臣呢?连皇帝都保不住,都是尸位素餐之辈,要他们有个屁用! 还有世族,门阀,某就是杀的太少,才让他们贼心不死,总想搞个大事出来!” “兄长息怒,杀得不够,再杀就是了。” “杀个屁!都杀光了,你去做事?你知道何人是忠心于某,何人心怀鬼胎?你说说看,这张钰的事情怎么解决。” “依旻看来,直接杀了就是。” “蠢!去,把文优给我找来!” “是。” “三叔且慢。”董璜拉住董旻,随后朝董卓一拜道: “叔父,如此小事,何须劳烦文优?璜已有解决之策。” “哦?说来听听。” “张钰乃是皇兄,身份高贵,前些日子又佳作频出,颇具文名,和王允、蔡邕等人都交好,如今他更有刺杀叔父一事,想来他的名望在那些关东群鼠和百姓眼中已然达到极高的地步,远胜当初的曹孟德。” “哼,一群贱民。 所以璜儿你也觉得,要杀?”董卓问道。 “要杀,但不能简单地杀。” “继续。” “璜以为,与其因为张钰刺杀您,您杀掉他,倒不如设一个局的好。” “说明白些。”董卓若有所思。 “先前您曾向陛下提过,封张钰为侯,到了下次朝会该有个结果了。” “陛下知道此事之后,还敢再提?” “就算陛下不提,您也要提,因为这是您先前说过的话。您身为当朝太师,赏罚分明是应该的。” 董卓琢磨着董璜的话,罕见地没有发怒。 “皇帝他听了您的话,应当会应允,若他因为有所顾及而不敢答应,您也非要让他答应。总之,这君侯是给定他张钰了。 这时,您再向陛下说明此事,罪名不能是行刺太师,而且杀害我西凉无辜士卒!这样要求杀掉张钰,您的非议就会少很多。 张钰身为皇兄,陛下理应会说情,请叔父饶他一命。退一步说,如果陛下不保,那张钰一死,叔父您则会有爱护士卒、赏罚分明、功过皆有缘由的名声传扬,张钰极高的名望非但不能保护他,反而成全了叔父的公正,您威严必将更甚;如果陛下保了,那您就极为不愿地答应,然后退下,示弱于陛下。” “啊?这不是要让所有人都来刺杀兄长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