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华佗-《三国大明星》
第(2/3)页
门被推开,一个长相朴实、穿着泛黄布衣的男子走了进来,身旁还背着一个药匣子。
“啊!元化来了,玉郎,某给你介绍——”
“介绍什么!王兄,我怎么叮嘱你的?玉公子他需要安歇,需要静养!你们……你们怎么还聊上了?”
听这医者这么一说,王越也有些不好意思,赶忙从床榻上起身道:“我也是碰巧过来探望,正好见到玉郎他恢复了几分精神——”
“所以你打算将之再耗尽?倒时可别来找某。”
噗,张钰笑了笑,这大夫看起来很逗啊,而且他这么和王越说话,居然都没有被削?
“玉郎,”王越道,“这位大夫名叫华佗,字元化,老夫当年因寻人比剑留下的暗疾,就是他帮忙医好的。此人是老夫好友,论医术比起宫中的太医亦是犹有过之!”
“华佗……”张钰喃喃道。
“正是在下,毋极侯您舍身刺董之大义某已有耳闻,能承王兄之请为君侯医治更是在下的荣幸。”华佗上前一礼,然后瞪了王越一眼。
“元化先生请勿行礼,您悬壶济世,救死扶伤,钰也深感敬佩!”张钰说着就要起身回礼。
“君侯(玉郎)使不得!”王越和华佗都是一惊,华佗更是说道:“在下一介医工,怎当得起君侯之礼?”
听华佗这么说,张钰才反应过来,此时这郎中大夫的地位和自己这种商贾之家比起来,也好不到哪儿去。
在汉代,医生甚至都不算良家子,操持这种“贱业”的人打起仗来是要被拉去当炮灰的。
而根据《三国志·华佗传》上的记载:“佗本士人,以医见业,意尝自悔。”连这位名传千古的华佗大夫都总是后悔把行医当职业。
毕竟,曾经有不止一份真挚的仕途摆在他的眼前——沛国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
然而华大夫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追寻自己的理想,他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俺不去。
虽然之后还是有过后悔,可他这种精神还是值得人们学习和鼓励的。
不然也许我们的主角就挂了。
张钰心中一动,面色郑重道:“医工又如何?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先生行医非为名利,只为救人而已,如此高义怎当不起张钰一拜?”
第一次,华佗平生第一次为自己的职业自豪,也是第一次被感动到险些落泪。
他这半生救过无数的人,然而得到的感谢却是少之又少。
医工,本就是救人的,你医好了是应该,医不好,就是无能。
那些士大夫,有谁曾因为自己的医术相救而报以真诚谢意的?
没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