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许褚读报-《三国大明星》


    第(2/3)页

    接下来,是更加戏剧化的情节。刘备在徐州跳上跳下时,曹操在兖州也没闲着,并且将事情搞出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无极时报上的这篇文章就较为详细的对事件进行了描写,题为:《论曹操杀边让的七大理由》。

    边让,字文礼,当世之名士,兖州陈留郡的大牛一枚。他善于辩论,辞赋,年轻时便声名在外,和陶丘洪、孔融齐名。

    他有名到什么程度?连当时位高权重的大将军何进,都十分仰慕边让的名望,想征辟他为大将军府官员。

    非但如此,这位大将军还极为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地担心他不来,于是诈称征其为军事幕僚……骗也要骗到自己手上来。

    边让到雒阳后,何进任命其为令史,设礼接见边让。边让占射辞对无所不能,看得满堂宾客心悦诚服,无不为其风采所倾倒。连孔融和大汉司徒王朗都一起向其递交名片来求交往。

    更重量级的人物也有,那就是如今无极阁的四圣之一蔡邕。他亲自向何进写信,极力称赞边让的能力。何进深以为然,于是多次提拔边让。

    之后,天下大乱,边让弃官返回家乡,和一群兖州名士相交甚密。自古名士好作死,边让无聊之余就爱开嘴炮,尤其对于阉宦出身、自领兖州牧的曹操极为不屑。

    曹操是什么人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样的人物自然不乏容人之量。但龙有逆鳞,触之必死,这阉宦出身的背景便是曹孟德的逆鳞,如果说官渡之战后原谅写檄文的陈琳说明曹操已经成熟,那么此时的曹操正是血气方刚,你惹我,你就得死。

    于是乎,便有边让同乡人向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则毫不犹豫派人将边让就地诛杀,连累一众兖州名士掉了脑袋,在郡县中享有名望之人不在少数。

    这件事在兖州兴起了轩然大波,甚至不少世家纷纷携家丁武装反叛抗曹。后院起火的曹操不得已,只能一边放缓对徐州的攻势,任其先乱着,一边抽身处理兖州的乱局。

    “名士?”许褚冷笑一声,“除了刺杀董卓的玉侯,天下还有哪个名士有用处?不能治国安邦,不能上马征战,会背几篇书就能在吾辈武人头上作威作福,岂有这好事?杀得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