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伎艺人-《一世富贵》


    第(2/3)页

    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从后边挤出来,躬身行礼:“小的姓杜,日常在桑家瓦子说话营生,混些钱米聊以糊口。因为年轻时读过两卷诗书,人称杜秀才。见过相公。”

    徐平见这人一身书卷气,问他:“你是哪里人氏?看起来是个读书的,应过举没有?”

    杜秀才道:“小的原是京东路人,州县不提也罢,现如今操此贱业,说起姓名辱没祖宗。”

    听了这样的回答,徐平基本确定这是个从小读书的,曾经发解京城里科举落第,从此回不了乡也说不定。这个年代科举的举子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优待,除了川峡数路等有特殊政策,可以领驿券在进京路上住驿站之外,大多数的举人都是自费进京赶考,家里实在穷的还是举贷来的。一旦落第,以前的投资便化为乌有,很多人便从此流落在京城。

    举人的资格每次开科的时候必须回到本州重新考,这此流落京城的落第举人实际从此跟进士无缘,为了养家糊口,做什么的都有。京城里的娱乐行业,特别说话曲艺之类,混杂了不少回不了乡的落第举子。有这了些人的参与,提高了京城娱乐行业的水平。勾栏瓦子里,以进士、举人、秀才做名字的艺人数不胜数,不过有真有假而已。

    徐平不再详问杜秀才的身世,对他道:“你曾进宫御前说话没有?”

    杜秀才躬身道:“小的进过宫几回,得了不少赏赐。”

    徐平点头,对他道:“如此,你跟别人不同,且站到前边来。”

    见杜秀才受到礼遇,人群后面便有人嚷嚷起来,说自己也曾进宫表演。有的还把时间清楚得说出来,什么人请的,得了多少赏赐,说得有鼻子有眼。徐平只作没有听到,给杜秀才礼遇,是因为赵祯特别提起来,不能不给皇帝面子,其他人没这个必要。既然是要办公司,那自然是要按公司的规矩来,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自有公司章程。

    等到人群平静下来,徐平便命彭老郎和杜秀才两人,分别去统计今天来的人所从事的行业,擅长的内容。分别造册,让身边的李觏记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