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时,他们的地位差距悬殊:克波是工业强朝的重量级人物,而陈庭则是来自一个发展较慢的王朝的小角色,二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然而,三年的沧桑巨变使他们意外地站在了同一线上。 尤其在焊丝准备签署停战协议的关键时刻,曾经不起眼的陈庭突然成为了这些工业巨头眼中的关键人物。 陈庭直接进入主题:“克波先生,您应该清楚我此行的目的。” 他坚定地说道,“我计划采用所有可能的手段来购买贵公司的工业设备及大量相关技术。” “如果您能帮助我们从其他工业巨头那里获取技术,我将为您提供相应的佣金。” 克波听后显得犹豫不决。 身为工程师及技术专家,他深知一旦出售这些技术,将无法在未来从中获益。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如果江白掌握了这些技术,其国力将迅速增强,这是西洋强朝所不愿见到的。 而且,这些技术是克鲁格公司几百年技术积累的结晶,轻易出售这些珍贵的资产是极不情愿的。 见到克波的犹豫,陈庭继续劝说:“克波先生,您需要清醒地看待当前形势,虽然目前讨论的是停战,但实际上焊丝已经是战败方。” 他郑重其事地说道,“想象一下战后,赢朝和高炉朝将如何为了弥补这三年的巨大损失而对焊丝进行经济剥削。” “届时,不仅是贵公司的先进技术和机床,甚至连矿区中的最后一吨煤炭也可能不复存在。” “在这种局势下,保留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与其被他们直接掠夺,不如以公正的价格卖给我们。” “这至少能为未来的复兴留下一些资本。” 这番话让克波陷入了沉思,逐渐意识到陈庭提出的方案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克波被陈庭的话深深打动,不由得点头表示同意。 他心知铁塔朝对他们的仇恨之深。 尤其回想起过去普法战争期间,焊丝朝曾强索巨额赔款,本以为能永久削弱铁塔的崛起潜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