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夜已经深了。 孟渊寻到那处别院,摸到了独孤荧所居之处。 此间远离那花园,很是偏僻。月末无有月明,黑漆漆一片,远近连个灯笼都没有。 推门而入,便见房中简陋,只有桌凳、茶碗,再无装饰之物。 素净的不似女子居处,更不似爱穿红斗篷的荧妹居处。 桌子上燃着一缕黄豆灯火,独孤荧手拿一书卷,正自翻看。 可即便是在家中,她也只是没带斗笠,那红斗篷依旧遮掩着她娇小的身躯。 灯火昏黄,独孤荧小小脸蛋更显的乖巧,只是眼神有些冷,无有少女的天真无暇。 “你来了。” “我来了。” 反手关上门,孟渊坐在独孤荧对面,瞅见她所读的竟是佛经。 “荧姑娘在读什么经文?”孟渊看着荧妹的乖巧脸蛋,笑着开口。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独孤荧合上佛经。 这是劝世之言,大意是说,所有的恩情爱恋都是因缘际会,也都是无常的,难以长久。而人一生有诸多畏惧之事,人生又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心中有所爱,所就会有忧愁、恐惧等诸多乱念。若是心中无爱,那就能无忧、无惧、无畏。 孟渊也不知道荧妹为何扯这些,便道:“晨露命光中,照见五蕴皆空;忧怖空花谢,大爱周沙世界。” 独孤荧抬眉看了眼孟渊,并不回答,只是收起佛经,道:“独孤亢把你带坏了,我不懂辩经。” 孟渊眉眼白抛了,本还打算也来打一打机锋呢。 “荧姑娘打算动手了?”孟渊直接说起了正事。 暗杀智和之事早就说定的,那智和出身兰若寺智慧院。 孟渊也一直在等着,而且孟渊也有信心,但还是要好好计划计划才是。 杀他的原因是,智和曾参与了老应公之死,独孤荧要为应氏报仇。 孟渊现今升任镇妖司千户,手底下虽然没有握住实权,可也时时在外王二身边跟着的,自然早就看过兰若寺中“智”字辈诸高僧的根脚来历。 这位智和大师是五品境武僧,精研佛法,在佛理上造诣极深。 至于武道上的造诣,更是不凡。其过往事迹颇多,大都与降妖除魔有关。 听闻这位智和长老并不拘泥于三院之分,有时会充当教习,教导三院武僧。 不过并未听过此人收过亲传徒弟,也没听说过有什么爱好。 更关键的是,这位智和长老孤僻寡言,少与人往来,极少露面,孟渊都没有当面见过。 但不管怎样,五品武僧足以重视了。 “怎么做?”孟渊问。 “当年在杀害老应公一事上,许多人都出了力。”独孤荧两个小手藏在红斗篷中,她不谈正事,反而说起了过往,“兰若寺出手的七个僧人,当场死了三个,一个重伤后身死,另外三个在事后非但没有奖赏,反而被兰若寺闲置。” 烛火微动,独孤荧小小的乖巧脸蛋上黑白影子飘忽,她道:“智和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两位呢?”孟渊问。 “还打不过。”独孤荧道。 “四品境界?”孟渊诧异。 独孤荧微微点头,接着道:“智和少与人往来,在你闭关的时候,他已经搬离了智慧院。” 这一次西方来客一百零八人就暂居智慧院,院中僧人为了腾地方,确实搬出去不少。 “搬到了何处?”孟渊一边挑灯花,一边问。 “他在城南的宝泉寺静修。”独孤荧道。 孟渊在来平安府前已经把此间地理和诸多佛寺的位置摸清楚了。宝泉寺后面有泉眼,终年不歇,泉水甘甜,这才有了此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