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孔子执政-《春秋之后》


    第(1/3)页

    三桓得知阳虎带人投奔莒国的消息之后,这才安下心来,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季孙氏依旧执掌鲁国国政,这样也避免了鲁国内部陷入争权夺利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经过晋国和卫国之间盟约之事,让三桓也感觉到了,晋国有些靠不住了,所以这个时候安稳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让人无语的事情。

    宋国的大夫乐祁,在被范鞅扣押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被放了回去,只是走到一半死了,其实在这个时候既然人已经放了,让乐祁尸体返回宋国,才是正常的选择。

    但是这个时候范鞅也不知道是因为老糊涂了,还是因为觉得晋国处境不妙,竟然派人去抢夺乐祁的尸体,理由更是可笑,说他这意思很有可能会影响晋国与宋国之间的关系。

    只有将乐祁的尸体抢回去,然后才能要挟宋国继续跟晋国结盟,这样的做法简直是匪夷所思,更是卑鄙到了极点,完全不像一个称霸百年的大国,应该有的作风。

    一时之间消息传到各个诸侯国,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在这个时候,宋国无奈只能派出使者乐大心,前去与晋国结盟,同时迎接乐祁的尸身回宋国。

    而这个时候,蒙荻则是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专心致志的在蒙邑发展,既然现在人口有富裕,那就征召民夫,开始深挖水渠,并且在一些关键地方修建水坝。

    等到河水暴涨或者雨水充沛的时候,可以储蓄水分,一旦等到天旱之时,又可以利用这些水浇灌农田,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设施。

    不但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在其中养鱼之类的,还能获得不少的食物来源,在靠近山区的地方不适合种地,那就可以用来放牧。

    如今蒙迪的手中马匹已经过十万,养马的消耗可是很大,至少到现在为止,没有战士的时候,所有的马匹基本上都是分散在各地养殖,主要就是在蒙山附近以及中丘城附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是集中在一个地方,恐怕没过多久,当地的庄稼都会被这些马匹都给吃光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好就是对土地进行区域划分,这样一来便于管理。

    同时蒙荻还将一批好的种马,送到了淮城,那边的气候适宜,而且水草丰茂,也是一个养马的好地方,他希望在淮城能够建立起来一个马场,为以后做准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