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落寞之人-《春秋之后》


    第(1/3)页

    荆踔想到了当日,蒙荻提出了意见之后,因为出身问题而不被采纳,于是就叹了一口气。

    “恐怕是很难,囊瓦当上楚国令尹以后,太过贪心而本事又不够, 要不然的话,楚国也不会败得那么惨,想一想就让人感觉十分的感慨,还是跟着主公做事爽快。”

    而这个时候白圭则是对蒙荻使了一个颜色,他顺着白圭的目光看了过去,就见到伍子胥的手在微微的颤抖, 眼中竟然无声的流下泪水, 显然是有所触动。

    为了不让伍子胥难堪,蒙荻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后一些,留下伍子胥在哪里暗自神伤。

    白圭脸上也是露出唏嘘之色,眼中有些不忍,然后低声对蒙荻说道。

    “申胥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吴国,这也是为了报答阖闾的知遇之恩,没有想到现在却是不受吴王夫差的待见,真是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而且这一次申胥把自己的儿子也带来了淮城,显然是心中已经有了死志,否则的话他绝对不会这么做,就怕这样一来,孙武子也就危险了。”

    “吴王夫差,这个人虽然刚愎自用,不过他也知道申胥和孙武子的本事,如果吴王夫差跟申胥之间的关系继续恶化的话,恐怕他的性命难保。”

    听到这话以后,蒙荻也是长叹一声,并没有说什么,是一种怜悯的眼光看着前方的伍子胥,他的心里面也是感慨万分, 如果伍子胥不是有这种执拗的性格。

    那么根本就不可能,在短短时间之内帮助吴国强盛起来,可问题就是现在的吴王夫差不是之前的阖闾,他已经听不进伍子胥说什么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伍子胥还是一心为吴国着想,这也是他的悲剧,可以说是命中注定,难逃此劫,这一刻,他甚至有些妒忌吴王夫差。

    有这样忠心耿耿的老臣,吴王夫差竟然不能用,所以说吴国的覆灭也从这一刻被注定了。

    离开军营的时候,伍子胥的情绪有些低落,一路之上都没有说什么话。

    回到淮城,蒙荻请伍子胥到府中宴饮,伍子胥并没有推辞,直接答应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