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自退让-《春秋之后》
第(2/3)页
“实不相瞒,本王这次前来见左先生,主要就是想请先生,负责教化百姓,如今汉国越来越繁荣,百姓手中的可用之材越来越多。”
“也就是因为如此,博戏也开始逐渐兴盛起来,以本王来看这种事情,对百姓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会让人心存侥幸之心,从而不能勤勤恳恳的做事。”
“在这个时候自然需要一名有真才实学之人,对他们的行为作出规范,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一点对左先生而言,应该是不会违背原则吧?”
听到这话以后,左丘明犹豫片刻,然后这才开口问道。
“蒙子既然这么说,左某倒是可以一试,只是左某不愿意出任为官,倒是可以在淮城舌下学馆,用于教书育人之用,不知蒙子能否答应?”
很明显左丘明对于蒙荻的身份,还是很有顾忌的,所以就提出了这种折中的办法。
而对于蒙荻来说,只要左丘明愿意出来做事就行,于是想了一下之后说道。
“这个自然可以,本王回去之后会专门划下一片地方,用于建立学馆之用,另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希望左先生能够白先生一起商讨一下,如何治理百姓之事。”
这相当于两个人各自退了一步,于是左丘明当场就答应了下来。
蒙荻心里面很清楚,儒家的学说对于现在这个乱世而言,帮助并不大,但是对于修正人的行为还是很有好处的,可以用于修身养性之用。
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现在汉国的实力已经强盛,而且百姓对于他已经有了拥护之心,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可以掌控大局,至于其他的旁枝末节则是可以退让。
休息一晚之后,第二天蒙荻跟左丘明同车而行,赶往淮城,一路之上两个人对于如何治理百姓之事,争论不休,时而争锋相对时而细细谋划。
这也让左丘明对于蒙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虽然对方很年轻,不过所思所想也是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这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有这样的君主,汉国怎么可能不强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