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留住人才-《春秋之后》
第(2/3)页
一直到后来秦孝公在位之时,商鞅入秦变法,才让秦国摆脱了积弱的局面,逐渐变得强势起来,由此可见,一个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有多大。
想到这里,蒙荻于是便岔开话题,讨论起来了人才之事,说道。
“虽然说我现在的名声不错,但是汉国并没有得到其他诸侯国的承认,郑国和田氏也只是在私下称呼罢了,既然这样,那么就不要在意这些非议。”
“如果秦国能够同意的话,自然更好,不过还是要提前摸一下情况,以免将来让天下人耻笑,至于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收集人才,可以在各地设立招贤馆。”
“所有的读书人,想要入馆就要提出自己的策论,不拘泥于文采之类,只要言之有物,便可收入管中,随后先做一些文吏之事,让他们辅佐计先生和白先生处理政务。”
“到时候依据他们的才学,给予相应的位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平公正,这样一来才能让有心之人对我汉国有归心之举。”
“至少在我有生之年不能再出现孙武出齐的事情来,而且我们这里地方也需要大量的官员,汉国既然没有分封制,那么就只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地方。”
“只要形成了规矩以后,那么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到时候可以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策论,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亲自参加,如果我不在计先生和白先生就要辛苦一下了。”
这是正事,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计然对此也是十分赞同,于是说道。
“请主公放心,此事我会亲自去办,这一段时间也寻访了不少的人才,现在也是各司其职,做的有声有色,如果再设立招贤馆的话。”
“想必还能寻访出来几位贤才,到时候必定会成为我汉国的一大助力,只是如今还有一条,主公需要注意才是。”
看到计然的脸上露出郑重之色,蒙荻就知道他所说的事情恐怕比较麻烦,这让他的心中有些疑惑,不清楚是不是这段时间自己不在,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于是问道。
“计先生但说无妨,当年我还在微末之际,如果不是计先生及时指点的话,那么也不会有今日之汉国,更不会有今日兴盛之局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