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不为所动-《春秋之后》


    第(2/3)页

    赵鞅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了,所以缓缓的点了点头,他现在的心中已经有些动摇了,按照他的个性而言,是宁折不弯的,但是事实摆在面前。

    有些时候暂时退让一步是为了积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晋国有将来可言,否则的话,光是靠着晋国一国抵抗汉国,时间一长反而会让晋国的实力大幅度的削弱。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局势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尤其是晋国的老对头齐国,还有如今南方落败的楚国,这两个诸侯国最大的特点就是韧性比较大。

    虽然说一时之间会因为君王的昏聩而犯一些错误,但是随着时间,尤其是遭遇到外部强大的攻击的时候,这些诸侯国的内部就会慢慢的团结起来,重新实现振兴。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诸侯国足够大,遭受到攻击之后,短时间之内不会灭国,所以才有这样的时间和机会,在耻辱之中缓慢的舔食伤口重新崛起。

    想到了这一点之后,赵鞅的脸上也露出振奋之色,他慢慢的开口说道。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等到这一战结束之后,我同意按照你的计策进行布置,只是现在的齐国已经跟汉国达成了攻守同盟,所以要想拿下汉国的话,首先就要削弱齐国。”

    虽然说汉国没有什么天险可以据守,但是汉国一面却是沿海的,等于说只需要向南向北防守即可,现在汉国已经拿下了宋国的萧县一带,很明显这就是做战略防御之用的。

    只有在这个时候削弱了齐国,然后将卫国绑在晋国的战车之上,然后进一步威胁鲁国,如此一来才能一步步的将汉国的优势瓦解,形成联盟之势之后。

    那么晋国也就有足够的时间,缓慢的恢复,将汉国作为战场的中心,这样一来汉国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发展,长此以往,实力必定会衰落。

    到时候只要废掉了怀成的周天子,保留汉国一定的国土即可,毕竟南方还有吴楚二国,把汉国留着牵制他们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时候赵鞅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于是他就马上开口吩咐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