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春耕大典-《春秋之后》
第(2/3)页
邮良听到这话以后,低声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开口说道。
“汉王可以称得上是当世人杰, 就算是把他放在任何一个诸侯国之中, 必定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如今做这等事也是无奈之举。”
赵鞅沉默良久,随后长叹一声,转身登上马车,一言不发,朝着新田而去。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就是,身在淮城的蒙荻闲来无事,在查看各个诸侯国的密报之时,忽然眼睛微微一眯,他举起其中一封竹简,仔细的阅读了起来,片刻之后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聂政?看起来赵简子要行非常之事了,豫让马上让你的人,开始密切关注晋国,赵简子刚刚得到了一个护卫,名叫聂政,一定要记住他的相貌。”
“并且在淮城附近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有貌似此人者,一定要盯牢了,但是也不要打草惊蛇,他只要来到怀城,必定是为了刺杀我而来。”
“这也是一个猛士,如果能够收为己用的话自然最好,只是可惜这样的人物只能用来行刺,实在是有些太过大材小用了。”
豫让听得一头雾水,他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名字,就让蒙荻断定此人就是来行刺的,不过对于蒙荻,他没有丝毫的怀疑之心,只是有些疑问的询问道。
“主公为什么只是看到密报,就认定此人必定是前来行刺的?”
春秋战国之时的著名刺客蒙荻怎么可能不知道?虽然说因为他的到来,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有些人的命运轨迹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抱着小心为上的心思,所以蒙荻才会这样的吩咐,于是他淡然一笑。
“只是当初南子夫人专门跟我介绍过各地勇猛之士,这聂政就在其中一身剑术十分的高明,而且赵鞅返回晋国之后励精图治,偏偏在这个时候招收猛士。”
“这本身就显得有几分古怪,所谓小心为上,所以我才提醒你专门注意此人,如果他不来淮城的话,自然最好,如果真的来了,肯定是为刺杀而来。”
这一番解释虽然有些牵强,但是豫让也没有开口询问,他此时的经历全部放在了刺杀二字之上,于是脸上也露出一抹狠厉之色,直接开口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