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很多时候,李世民总觉得张阳喜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某些看似无关紧要,往往被忽视的所在,总能发挥一些作用。 就像是骊山的技术院,起先那里教出来的学子谁会在意,现在呢? 众人为求一个名额可以大打出手。 到底还是张阳太过正气了,换作别人掌握这个技术院,多半会高价将名额卖出去。 骊山还是讲究公平的,凡是与骊山有合作的乡县都有固定的名额,每年都可以挑选十数人入学。 长孙无忌小声道:“听闻陛下将河西走廊两百年的赋税都输给了骊山?” “咳咳咳……”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道:“朕与他一时玩闹。” “玩闹也不可输了赋税。” 再看房玄龄与长孙无忌都板着脸,李世民叹道:“朕用银钱去赎回来就是,可每每想着要给骊山银钱,朕心里很不服气。” 房玄龄劝道:“陛下,往后莫要这般儿戏了。” “玄龄,朕会注意的。” 李世民说完不停往嘴里灌着茶水。 再怎么说也是两百年的赋税,河西走廊的互市依旧繁忙,来往商客众多。 如今来看河套新开辟的互市也无法与河西走廊相比。 到现在还是有很多突厥人宁可去河西走廊交易,也不愿意在河套买羊。 房玄龄也因此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突厥的羊在河套卖的话价格能够便宜不少。 可要是远道去河西走廊价格反而更高了,多走一段路还能卖个更好的价格。 突厥人的羊自然都往河西走廊跑。 河套的互市依旧冷冷清清。 加之地理位置上来看,河西走廊连接着西域,其位置得天独厚。 房玄龄将这件事的缘由放在了狄知逊的治理上,只是朝中只有一个狄知逊,找不到第二个了。 互市的情况与皇帝说明之后,岑文本与太子也入殿说了河套互市的看法。 君臣几人一直商量到了下午。 直到走出甘露殿的时候,李承乾忽然停下脚步,“岑中丞。” 岑文本回首道:“太子殿下可还有疑惑?” “孤明白了那日张阳下棋的用意,不论朝中想要怎么制衡,想要如何限制骊山,骊山岿然不动。” “太子殿下此言何意?” 李承乾继续走着解释道:“那日孤与张阳下棋,输了数招,每一次孤想要攻杀都被他化解,可孤想诱敌深入,他又岿然不动,孤便这样输了。” 说着话,李承乾的神色上多有挫败,“朝中开辟河套互市就要投入人力物力,可建设之后却没有达到效果,如此付出的还未收回来,却无法动摇骊山。” “张阳的用意便是在说朝中不要想着对付骊山了,朝中一直想限制骊山,便会一步步自误,而耽误了其他事。” 岑文本笑道:“骊山县侯就是这么一个人,对他来说浅显的道理不想解释,多说一句话好似会折损几年寿命一般,此人脾性匪夷所思。” 走到承天门前,太子与岑文本互相行礼告别,各自走了一个方向。 高卢人走了,他们走得很伤心,因为大唐不愿意和亲,更不愿意和高卢联手。 天可汗不在乎他们的死活,这让他们感到很失落。 大唐是这个世上最强大的国度,他们拥有能够横扫大食人的神器。 此神器能平山川破城池,如此强大的天可汗,却不将高卢放在眼里。 强大的国度,应该有更大的包容,就像是他们的旧约中所写的神应该拯救世上所有人。 天可汗就是这般的人物,他会拯救世间,但不愿意拯救高卢王室。 作为使者,大唐也给了该给的面子,给了大唐的诗篇与书籍,还有很多粮食。 李义府站在长安城前,“陛下就像是应付未开化的野人,将他们赶走了。” 袁公瑜看着还没走远的高卢人,点头道:“看他们的衣着像野人。”(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