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还别说,上次江成来的时候,也开玩笑说你弟结婚,他开大汽车来帮忙去提亲。不过江成只能凑巧来南京一趟,这一年能来几趟就不错了。”刘晓芳说道。 “妈,兴才结婚,准备一桌弄几个菜呀。不是说肉票不够嘛,借到了嘛。” “你爸还在借呢,不行的话我还要回你姥姥那边去一趟。结婚总得每桌弄一个红烧肉,而且肉太少了也不行。跟你上次结婚差不多,总共六个菜。” 刘晓芳说道,六个菜是南京这边结婚的常规,有能耐的也有弄八个菜的。 一般是红烧肉,红烧鱼,炒鸡蛋,炒青菜,再来一个半肉的菜,比如土豆烧肉或者豆角烧茄子之类的烧肉。最后来一个豆腐煲,也就是五菜一汤,有荤有素。 反正在这个年代,城里人结个婚比农村人麻烦多了。十几斤肉,还有鸡蛋,甚至是鱼和豆腐。都不是想买就买的,但结婚就要这样多。 并且在海边城市,贝壳之类的在结婚席上还不能算菜。 今天中午这边也就刘晓芳和儿子周凡益在,周东明中午就去找他哥周和旺了。而周兴才这个没心没肺的,今天中午可能带对象下馆子去了。 而周凡益这个当哥哥的,其实也帮不了多少。给点钱可以,要布票肉票或者家具什么的,他都拿不出来什么。 周凡益的孩子才一岁多,而他媳妇胡萱又怀上了。所以为了给胡萱补身子,刘晓芳和周东明平时还买点肉给儿媳补身子。“妈,家里的罐头还有嘛。”周凡益询问道。 “你呀,又是你媳妇让你来问的吧。你妹夫送点东西过来,全部被你媳妇给盯上了。” 听到大儿子周凡益询问,刘晓芳实在是忍不住说道。这年头罐头是好东西,能存放的时间长,算是特殊物资。 很多人被安排下乡,要是一些当父母的知道谁家有多的肉罐头,都会上门求对方卖给他们。一块二的肉罐头,出三块钱都肯。 所以肉罐头只是当普通肉来吃,在这个年代是奢侈的事情。一个肉罐头拿去换肉,能换一两斤。 对于大儿媳胡萱,刘晓芳是觉得人还不错,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顾娘家。她那边还有弟弟,也下乡去很远的外地了。 胡萱的爸爸是街道办主任,是干部。很多干部子女要做表率的,该下乡的还是得下乡。而且这年代也有很多年轻人有奉献精神,主动请缨下乡的都有。 胡萱的弟弟就是主动说要下乡去的,下乡去后,让她这个当姐姐的心疼的要命。 周凡益被点破,尴尬的笑了笑没说话。他也听的出自己妈的意思,就算家里还有罐头,也不会让他拿回去又给胡萱。 母子两人在房间里又闲聊了一会,主要是让周凡益也尽量为弟弟的婚事出点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