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慢与快-《火红年代:从卡车司机开始》


    第(2/3)页

    这年头的女人都比较朴素,穿的跟一样,真成‘姑娘’了,反而不好意思。

    但做成床单被套,那是真喜庆。谁家要结婚什么的来上一套这个,没有不羡慕的。

    江成走的那天,周灵莹就没有瞒住他上次是带了几匹印布的事情,瞒不住也没有刻意去瞒这个。

    简单点来说,东西太好了,周灵莹她男人好不容易弄来的东西,也没道理跟邻居分了,哪怕是邻居给钱。

    江成是司机没错,但只是他们江家的司机,不是院子里大家的司机。

    哪些藕粉和红什么的,毕竟可以到外地不用票也能轻松买到。只不过是大家去不了外地,最少买那些东西对于一个经常跑外地的男人来说不难。

    但印布这东西,可不是什么地方的特产,是有布票可能都弄不到的东西。

    在江成离开的当天,陈莉就仗着跟周灵莹的关系好,跑到她家询问昨天她和她男人到底抬什么东西回来了。

    周灵莹也没瞒着,还让陈莉帮忙从床底下拿出一匹印布。为了裁剪平整,周灵莹还让她帮忙拉直减了一个两米的长度。然后用缝纫机修了个边,一块宽一米五长两米的印床单就出来了。陈莉看到印的床单,眼睛都直了,这年代的女人根本抵挡不了这种东西。

    好说歹说,作为院子里的‘好姐妹’,她们可是在一起私下聊过男人,聊过生娃时候的情形的人。陈莉才高价从周灵莹那买到一块印床单。

    市场上的布料,一米差不多一块多,但它的宽度基本也是一米的。这样的话一匹布的米数也长,当然供销社也有宽度更宽的布料。只是总体来说,一平方面积的布大概一块多钱。

    周灵莹的印布是一米五宽的,本来就是用来做被子床单之类的,这剪个两米的长度,也就是三平方的面积了。

    但看在邻居好姐妹的关系上,周灵莹只收了陈莉六块钱。的确是按照布料的市场价格翻倍了,可这是没有用布票的情况下卖她的。

    布票其实才是国内目前最紧缺的票证,人口年年高速增加。但国内连温饱还没有解决,大城市里的人都无法实现大米饭自由。秉着先解决肚子问题,再解决穿的问题,因此一个人一年发的布票是不够做一套衣服的。

    一个成年人,男性一套衣服大概要十五尺布料。但发下来的布票只有八尺,所以一个人最少得攒两年的布票才能做一套衣服。

    这还是到了七十年代才有这样多布票发,在六十年代大家还没有这样多布票领。得三年才够一套衣服的布料。

    所以在黑市上,现在粮票其实好买,但布票很难买到。

    只加了一块钱,还是买了带案的印布,对于有工作的城里人来说,那真是捡到了。

    这除了陈莉家,还有朱岚家在周灵莹这买了不少印布回去自用。价格跟陈莉一样不说,朱岚还从供销社弄了一些生给周灵莹吃,可不像别人,光讲情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