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江成也没打算取代市场那些不良产品,因为华夏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而且还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很多市场都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小孩和很多人都只图便宜,不分好坏的。 江成能做的只是给大家多一种选择,他生产的成本不会低。 如果想做到卖向全国给地方市场售卖,可能经过两手贩卖都是低的,一些东西过三四手到客户手里都是最基本的。 首先是区域销售,然后是经销商,再是分销商,这还是批发的商人。最后才是到小卖铺商人手里。 后世‘某东来’自产自销的酱油,其实并不比那些牌子货卖的便宜。但利润并不高,主要还是它产量不大,酱油生产周期又太长。就算是如此,它还没有什么中间商挣差价。 江成要想卖健康的零食,只有两种选择,价格高,因为他没心思去建立全国的销售网,只能通过中间商去销售。 第二种就是跟后世的‘某东来’一样,不要中间商,自产自销。这样一来,产量不会太高,毕竟在这个年代还没有人会从外市甚至县城和乡镇到有‘江东来’的地方专门买东西。 产量不高,就意味着在固定人员,场地和设备的开支下,成本平摊就高。 所以江成的产品要是不卖高价,哪怕没有中间商,可能利润还没别人高。 另外就是江成就算去生产冰袋和辣条这种小孩吃的东西,也不打算去搞宣传。没有那个必要,特别是现在这个年代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并不多的情况下。 如果刻意去宣传和标榜自己的产品是没添加剂的,宣传用材成本,其实也是变相跟一些部门叫板的行为。 “行,你想干就去干吧,反正你就是一个甩手掌柜,这厂子弄起来,肯定又是让昭昭她们去折腾的。”周灵莹支持的说道。 “那起床吧,这次我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一开始就让昭昭去弄这些。”江成笑着说道。 子女长大了,在江成看来,该使唤的就要使唤。他只出经营理念和追求的目标,其他事情自然直接让子女去办。 现在的江成可没精力去搞工厂建设和人员招聘,只不过这些年旅游差不多跑遍了全国,想在家里过些安稳的日子了。 江昭昭此时正在公司里开会,作为江家的大姐,她的责任重大。很多时候都是被迫挑起担子的,比如接管国内的‘江东来’。 如果只是单纯的酱油厂和瓶装水厂,作为昌城本地人,她会在昌城建一个公司大楼,成立一个总公司。 但有‘江东来’的并入,还有深圳那边的服装和食品加工厂。在昌城建设一栋楼当总公司已经不合适了。 甚至现在说建设公司都不妥当,因为经营的行业多了,叫什么公司已经不适合了。 现在大家一听到‘江东来’公司,自然就会想到商超。听到‘江酿坊’就会想到酱油,听到‘江嘻嘻’,就会想到瓶装水。 但如果统一管理的话,弄成一个总公司,在名字上就会混乱。 所以在公司之上,江家该集团化了。只有集团旗下才有各类产业,单独叫什么公司已经不适合了。 江昭昭就近时间要去深圳,并不是立刻去接管‘江东来’的,在那边的总公司她过去也只是担任总经理,熟悉一下公司的内部情况。 去深圳主要的目前还是建设一座大厦,成立‘江氏集团’。 成立一个集团,有一点常识就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了。后世国内有很多集团,但集团和集团之间的区分从名字里就可以分辨一二。 一但看见以姓氏命名的集团,尽量别招惹。因为一般这样的名字都是家族式的,在外的股份很少,想用股份股票的形式对方这样的集团一般没什么效果。 而江氏集团成立的话,也没有任何公司上市,不是公司不能上市,而是江成根本不需要融资,也不需要共同经营的合作伙伴。 公司不上市,再牛逼大佬也不可能像短剧里的那样,很牛逼的告诉你,我十分钟内收购你的公司让你破产。 江成其实很难理解短剧里这种剧情,先不说公司会不会被收购。就算被收购,人家不花钱想收购就收购的嘛。 正常情况下,公司被收购不是破产,对于很多上市公司的经营人来说这是好事,成功套现解脱了。 一些短剧了剧情,动不动就说我分分钟收购你的公司,让你破产。江成就奇怪了,难道短剧里的收购是不花钱收购的嘛。 另外就是做空一个公司的股票打压股价让公司破产,这让江成也不理解短剧编辑的脑思路。就算要打压股价,一般都是要发布真正的负面消息才对。 一个电话说打压一个公司,公司股票瞬间跌到底,江成这的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打压的。 就跟脑残大佬,动不动要别人三分钟或者十分钟出现在他眼前,否则就别干了。他娘的,一栋高楼,坐电梯耽误的时间可能都不止。而剧情里的人可能还是在天南地北的,三分钟就出现在大佬面前了。 江成和周灵莹吃过早饭一起去公司找江昭昭了,早上本来江成是打算跟周灵莹到外面吃早饭的,但也不光夸这个时代的好,不说坏的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