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相互妥协-《帝国风云》


    第(2/3)页

    “不是,这次讨论的是另外一件事情。”在看到那份文件之后。田黛芳就知道景虎想干什么了。“四年前,陆战队就提出,组建一支全能型的作战部队,但是该提议遭到否决,只是扩大了特种侦察兵部队的规模。今非昔比。现在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这个提议,而且得认真考虑。”

    杜杰生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也立即严峻了起来。

    四年前,他还不是陆军参谋长呢,不过他知道当时发生的事情,即陆战队参谋部要求在一个陆战师搞试点。让这个陆战师成为一支全能型的部队,不但具备两栖登陆作战能力,还具备立体突击能力。可惜的是,这个提议在参谋长会议上遭到否决,陆军与空军参谋长都投了否决票。

    杜杰生更加清楚,当时为什么要否决陆战队的提议。

    要知道,如果陆战队获得了全能型的作战部队,受到威胁最大的就是陆军,即陆军的空降兵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当然,空军也会受到影响,即陆战队肯定会借此要求扩大航空兵的规模。

    关键是,田黛芳在这个时候来“叙旧”,目的是什么?

    “四年前,我们还不能肯定空中突击的价值,而且空运力量、特别是垂直空运力量的规模还很有限。今非昔比,我们现在已经非常清楚的知道,空中突击是一种比两栖登陆更有效的作战方式,而且我们已经获得起了一支拥有数千架直升机的垂直空运力量。有了这些物质基础条件,以及战术上的需要,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考虑陆战队参谋部在四年前提出的这个建军计划。”田黛芳的语速并不快,但是每字每句都掷地有声,让罗树人与杜杰生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就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证明陆战队参谋部的建军计划是否正确,既通过在危地马拉的军事行动,证明空中突击的重大价值,获取宝贵的经验,以便在今后推广实施。”

    显然,田黛芳提出的理由,罗树人与杜杰生都无法反驳。

    要知道,中**队就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而且正是敢于革新、敢于采取新的战术与作战方式,才能在大战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更重要的是,田黛芳的提议,把杜杰生逼到了没有选择余地的角落里面。

    如果杜杰生拒绝采用新战术,田黛芳不但可以名正言顺的把事情闹到总统府去,还很有可能获得席存瑞的支持。如果杜杰生采用了新战术,就等于把主导权交给了陆战队,让陆战队成为地面主力。

    当然,杜杰生还有第三个选择。

    这就是,由陆军的作战部队来承担空中突击的作战任务。

    问题是,能够执行这个任务的,只有空降兵。

    显然,如果杜杰生动用空降兵,他就不可能跟罗树人进行交易,也就不可能在总体作战方案上获得罗树人的支持。

    毫无疑问,杜杰生必须在这个问题上做出取舍。

    沉默了片刻,杜杰生开口说道:“我赞同田黛芳参谋长的提议,只是我觉得,空降兵更适合执行空中突击任务。”

    听到这,景虎暗自笑了起来。

    显然,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不可否认,陆战队也需要具备空中突击能力的部队,以应对未来的战争,提高登陆作战的效率。只是,陆战队并没有适合执行空中突击任务的部队,如果现在着手组建,显然无法赶上这场战争,也就无法证明空中突击作战的有效性。”杜杰生说这话的时候,朝罗树人看了一眼。“陆军的空降兵是一支现成的空中突击部队,而且早已针对垂直机降作战方式展开训练。我的建议是,让空降兵参与作战行动,而且充当主力。在空中突击作战的有效性得到证明之后,再加以推广。”

    杜杰生说得合情合理,另外三位参谋长自然没有理由反对。

    接下来,四位参谋长讨论一些具体的问题。主要就是空降兵的参战规模,以及今后如何推广空中突击战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