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新的旅程-《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3/3)页
    【走走走,出发出发!新的旅行就此开始啦,长沙其实不仅风景独好,而且美食也多,等会逛完又可以吃吃吃了!】
    明朝,洪武年间。
    朱元璋就不大理解,出行一趟可花费不小,就算这林姑娘攒了不少银钱,但也不好坐吃山空啊!如今在外玩了好些天,又奔赴千里去别的地方,何况……
    “长沙文化繁盛,景色宜人,有不少适宜观光游览之胜地,先前两宋时候,那些文人才子、隐士大儒到了长沙,必要去岳麓书院、崇真观等地访古问今,不过嘛,元人把岳麓书院焚毁了,后人如今到了长沙也不知还能不能瞧见。”
    朱元璋不知后人会不会修缮,反正他是不愿意在这上头花钱的,这一点,他与禁私学的秦始皇有了点共鸣。
    那些酸才,只会聚众闹事、评议天下,好似自个书读得真有这般精妙一般,其实都是些眼高于顶之辈。
    他老朱知道读书好,但是……朱元璋冷冷一笑:“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人人都该去官学就读,而不是在书院里闹事。”
    那岳麓书院不看也罢!反正长沙还有洞庭湖、五月衡山,这两处到时可以去一去,想到洞庭湖,朱元璋眼珠一转,在直播间发言道:
    【棣子,开门,是爹地:主播可以去游一游洞庭湖啊,当年朱元璋率80万水师在洞庭湖上决战,这一仗打得多好啊。】
    林菱瞥了眼,说:“好啥好,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朱元璋被怼得一噎,气哼哼地不说话了。
    唐朝,天宝三年的夏天,刚刚在洛阳偶遇了李白的杜甫一脸满足和快乐地点点头:这是理所应当的,若是为了见太白兄与他饮酒论诗,他也愿意千里而奔赴啊!
    有个李白的狂热粉丝魏万便是如此。
    像朱元璋就兴致缺缺,还打了个哈欠,扬声命宫人:“去,把朕昨日还未批完的奏疏都抬上来,朕便在此批阅。”
    不一会儿,便有两个大力太监满头大汗地抬上来两箩筐的奏疏,看得在场的主位皇子都一头冷汗,结果内监们还毕恭毕敬地说:“皇爷,还有两筐是今儿早才递进大内的,是否也给您抬过来?”
    朱元璋大手一挥:“都抬过来吧!”
    他对诗人没什么兴趣,还不如处理政事——他之前可是记着那什么大清的雍正每日批几十万字的奏疏,被仙迹称为勤政。哼,这算什么勤政,能有咱老朱勤政?
    少年朱棣看着最前头老爹身边四五个框的奏折,心肝胆颤:仙迹说他日后造了侄子的反,得了这天下,但是没说每天要批这么多折子啊!这批一天下来,屁股不得坐平了啊?
    不过这话他一点也不敢说出来,不然屁股估计会被老爹打开花。
    林菱住的酒店交通挺便利的,走个一公里左右就能看见地铁口了,沿着整个繁华的市区往前走,古人们也跟着张望,但他们再一次迷失在了清晨的后世钢铁森林之中,比起西安时常能够看到古建筑,举目望去,皆是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每一座似乎都不一样,如山峰一般高峻挺拔,在高楼的顶端,仿佛能触碰到云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