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烤鸭-《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第(2/3)页
    可他没思索出结果,仙迹已经强行将他们拉到了直播间,看着林菱与两个爷爷悠然恬静地坐在了凉爽的烤鸭店里,花木扶疏、朱门楹联,这地方说是烤鸭店,不如说是间古朴幽静的老院子。
    【北京烤鸭可以说是北京的传统文化特色之一了吧?来北京有三样儿必须要来尝尝的:烤鸭、涮肉、爆肚儿!等会咱们吃完烤鸭,再去吃点爆肚儿,这附近正好有一家特别地道的,也是那大爷介绍的。
    可惜我们没长四个胃,涮肉只好明天再吃了!】
    各朝:“……”还真把自己当成牛啦?
    此时,一个穿背心的胖乎乎老师傅,推着小车过来了,上面是一整只烤得色泽红艳的鸭子,他刀法极为了得,没一会儿就把鸭肉片成了柳叶片,每个大小都差不离,一片片在大大的白瓷盘子上摆成了一朵顺时针旋转的花,整齐又好看,然后又问林菱他们鸭架还要不要,要不要给他们用椒盐裹着在热油锅里炸一下当零嘴吃,林菱脑袋狂点:“要要要!”
    “得嘞!您先吃着!”
    师傅拎着片剩下的整个鸭架,便又进去利索地剁鸭架、炸鸭架了,林菱爷孙仨则对着烤鸭大快朵颐,拿张热热的、薄得透明的卷饼放在手心里,再夹两块烤鸭沾点酱,搁上葱丝、黄瓜条或者青萝卜,就这么一卷,直接往嘴里塞。
    现烤的鸭子热腾腾带着果木烤出的香气,鸭皮脆脆香香,鸭肉却很嫩,配上清爽的黄瓜条,这么一口下去,唇齿留香。
    没一会儿,鸭架子也上了,炸好的鸭架一出锅,香味从厨房端出来的一瞬间就一路飘到她们桌边,勾得林菱与两个爷爷脖子都长了,恨不得伸进厨房,坐在明炉里现吃。
    鸭架上桌,就能看到鸭架的皮炸得焦脆油红,上面还滋滋地冒着油泡,一口咬下去“咔滋”作响,里面的骨头都炸酥了,能连着鲜嫩多汁的肉一齐咬下来。
    林菱吃得都陶醉了,她还特意把鸭架最酥脆的鸭腿部分拉近到直播间特写,没等大伙儿流口水,又撕了一张面皮,包起来直接塞嘴里。
    【好吃得我都舍不得吐骨头!!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他和我说了这家店外瑞很古德!地地那个道道,果然是外瑞很古德啊!】
    朱元璋被林菱吃得那油滋呼啦的模样弄得也馋了,每个朝代与时空皆有时差,洪武年间如今还是黄昏之后,天角渐渐黯淡,夕照从大殿屋脊上的脊兽头顶下移,天晚了,正好是吃晚膳的时候。
    “叫人在偏殿设宴,咱们也吃烤鸭!”朱元璋呼出一口浊气,一面指挥内侍寻来一面更大、更高的屏风架到宴席上,用来投放仙迹;一面领着群臣、儿子移驾到另一边,不满地哼哼:“吃鸭子作甚要去北平吃?北平那地儿也就牛羊肉还能下口,论起鸭子,咱南京的鸭子才是头一份!”
    吃鸭子,朱元璋正好是行家,他爱吃鸭子,就像徐达爱吃烧鹅,两人都对这两种扁嘴动物爱到痴狂。
    当然,除了朱元璋以外,他的儿子们也几乎都跟亲爹口味如出一辙:包括朱棣在内的各个藩王都是烤鸭铁粉!这时候的大明皇宫,只怕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宫门!
    不仅朱元璋被林菱弄馋了,从秦到清,不论有没有出现这种做法的鸭子,每个时空都稍微咽了下唾沫:鸭子是普通的鸭子,宫廷御膳也有做得更精细的菜肴,但没奈何林菱爷孙仨实在是吃得太香了!
    吃得一个个满嘴流油,埋头大吃,连话都不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