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出差-《炮灰在70年代发大财》
            
            
            
                
    第(2/3)页
    陆向阳他们自然听话,买了点儿饼干桃酥,包里还装了些棒子面大饼子。饼子比较干,能稍微多放两天。除此之外就是一个玻璃瓶的咸菜了,这是陆奶奶亲手炒的,里面放了肉丁和花生,还有辣椒碎。吃起来又香又辣,特别下饭。
    其实他们有空间,随时都有热乎的饭吃。但出门在外身边处处都是人,从空间拿东西并不方便。
    杨技术员他们还带了黄瓜西红柿这种解渴的蔬菜,满满一大包,跟搬家过日子似的。
    一开始白清霖不太理解,但等上了车就有些明白了。
    服装厂盈利,给他们买的车票也没有抠门,买了卧铺。火车要开两天三夜到燕城,从燕城倒车又是两天到沪市,然后才能买到去广城的火车票。
    这一路都联系了人,只要他们下车就有人接去招待所,拿了换乘车票休息一宿再上车,不至于太累。
    幸亏是卧铺。
    白清霖已经对自己从燕城怎么坐车到东北这件事没有太多印象了,火车里他还没出现呢,那些辛苦也不是自己受的。但这次在火车上让他大开眼界。
    绿皮硬座车很慢,是个站就停,大家买了票上面没有座位号,有座就座,没座就随便找个地方,铺上报纸也能休息。
    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行李架上,座位下面,车所里,都是人。不止有人,还有牲畜家禽。
    这时候出门明明管得很严,但坐火车的仍旧很多。
    白清霖想了半天,觉得跟车次数量有关。
    毕竟从他们那个市到燕城的火车也不是每天都有,都是隔三五天才会有一趟。很多走亲戚访朋友出差办事的都得挤这么一趟火车。再加上走道上的鸡鸭笼子和拴在座位下面的羊,整个车厢都热闹的令人恐惧。
    卧铺这边人倒是不算多,他们买了两个下铺两个中铺。
    孟设计和杨技术员是女同志,岁数也大,就住下铺。白清霖跟陆向阳住中铺。而且两个女同志住下铺还有个好处,这车上会有人来换铺。
    多少年过去了,后世有人买上铺然后想要占便宜换下铺,这个人人讲究“道德”的年代,照样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能买到卧铺的都是有关系的人,但照样会有人买个便宜上铺,然后倚老卖老的去找好欺负的换下铺去。
    白清霖眼睁睁的看见自己这个铺位间买了上铺的那个老太太带着个孙子,挨个卧铺的看。见他们这边下铺都是女同志,也有个岁数大的,而且还有俩男同志,四个人是一伙儿,她就不好张这个嘴。
    但是隔壁下铺住的是小姑娘,那老太太就开始起了自己的表演。
    一个不尊老爱幼,把小姑娘气哭了,只能拎着行李来到这边,流着眼泪把行李放到了上铺上。
    这小姑娘岁数不大,看着也是个女知青的样子,白白净净的。戴着一副眼镜,眼泪吧嗒吧嗒往下落。
    白清霖有些心软,小声道:“同志,要不你住中铺?我去住上铺吧。”
    让一个女孩子在他们俩大老爷们身边上上下下的爬,也实在太不方便了。更何况这个女同志还穿了裙子,那裙子还是他设计的!!
    “谢谢你,小同志。”小姑娘一看还是好人多,很快擦干净眼泪,声音细细小小的,“我,我是这边插队的女知青,不过这次是回老家,那边给我找了工作。同志你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