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利益关系最稳固-《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2/3)页

    隋玉没作声,赵小米也才十五岁,搁在现代,上学晚一点还是个初中生,想穿好看的新衣裳的心态能理解。她也有过,甚至是穿上新衣裳了舍不得脱,睡觉也要穿上。

    听着抽针拉线的唰唰声,隋玉又睡了。

    天色麻麻亮时,隋玉起床做饭,她一动,刚睡下不久的赵小米也坐了起来。

    “再睡一会儿,你昨晚什么时候睡下的?”隋玉温声说。

    “早就睡下了,我睡好了,不困。”赵小米挂着俩黑眼圈,人却挺精神,她套上灰扑扑的补丁衣裤,一蹦就下床了。

    隋玉开门放鸡群出去觅食,她进灶房去做饭。

    赵小米坐灶前烧火,提着针线筐继续缝衣裳。

    一顿饭煮好,昨夜里赶工的罗裙收尾,不等吃饭她先套身上,吃饭的时候眼睛一直在红艳艳的罗裙上。

    “良哥儿,你洗碗煮猪食,我去街上换钱。晌午吃不吃扁食?今天多包些扁食,我多调几个馅。”隋玉问。

    说起吃,隋良高兴了,他蹦进灶房问:“是不是要炼猪油了?我想吃猪油渣馅的扁食。”

    “行。”隋玉解下围裙绑他腰上,说:“猪食煮好了喊小米来舀,你还矮,别烫着了。”

    说罢,隋玉去牵骆驼出圈,钱箱搬出来放骆驼背的筐里。之前赵西平还在家的时候,她家的钱都装在带锁的木箱里,现在男人不在家,外人又知道她家天天有进账,隋玉担心有人趁她们不在家的时候翻墙进来,她索性将铜板都拿去换银子。

    朝廷设立的有银钱互兑的机构,隋玉牵着骆驼过去,七十贯钱数了半天,她额外又搭上半贯铜子。

    “一斤猪肉没得了。”隋玉心疼地抽气,真黑啊,铜子和银子都是朝廷发行的,互兑的时候,一两钱的铜子兑不来一两银子。

    太阳偏向头顶,隋玉牵着骆驼去猪肉铺割一坨猪肉,家里的猪油还够用半个月,还不到炼油的时候,这买来是打牙祭的。

    到家,烟囱已经冒上烟了,赵小米在切萝卜,听见动静,她探头说:“三嫂,晌午蒸黍米饭,我再炒盘萝卜。”

    “行,晌午随便吃点,晚上煮扁食。”隋玉把手上拎的一坨猪肉递过去。

    猫官闻到肉香味从墙头蹦下来,喵喵叫着往灶房跑。

    “你都这么肥了,还馋肉啊。”赵小米赶它出门。

    给骆驼喂食饮水,隋玉趁机在沙坑里埋下七十两银子,之后进屋做饭。

    下午,赵小米在家缝衣袖,隋玉跟隋良赶猪羊骆驼去吃草,一筐萝卜也驮到河边洗刷干净,放在河边晾干了才装筐带回去。

    赵小米的一身衣裙做好了,她迫不及待地穿上,一身桃粉,耀眼极了。

    “三嫂,我就喜欢这样穿,明天去摆摊,我系个围裙,外面不穿窄裙了。”

    “行呗,你喜欢就行。”隋玉没意见。

    正在揉面,冬子爹挑着两个面坛子进来了,他一进屋先看向红艳艳的姑娘,又跟隋玉说:“你来看看面,我碾了四道才装坛的。”

    事关生意,隋玉不敢将就,她从自家面缸里舀半瓢面出去对比,冬子爹磨的面不孬,她出去借个面斗来量面。

    一斗面三百六十文钱,两坛子倒出三斗面,剩下的不足两碗,冬子爹带回去自家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