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回家-《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3/3)页

    这话细想起来有理,听到这话的客商各有思量。

    “对了,你们路过敦煌可去我家客舍过夜了?”隋玉转变话头,“我家小崽如何了?”

    “活蹦乱跳,精神的很。”客商笑着说,“快回去吧,孩子天天抻着脖子盼你回去。”

    隋玉闻言笑了,既然小崽精神颇好,那就说明赵西平没上战场。

    “有他爹在,我不担心。”隋玉又试探一句。

    “这倒是,赵千户把孩子照顾得极好。”

    此话一出,隋玉彻底放心了,她跟客商们道别,跟着商队继续走。

    下山走了九天,进入武威郡休息一天一夜,粮草补齐,干粮备足,商队再次动身。

    从武威前往张掖,一路上隔个三五里路就要遇个商队,多数都是相识的,隋玉和宋娴一路忙着打招呼,东来西往的商队相互交换彼此的消息以及商货的价钱。

    过了张掖已是九月,路旁的水稻田消失了,地里的庄稼转换成金黄的麦子和黍米,野鸡藏在高粱地里嘎嘎叫,野兔和田鼠趁着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摇大摆地在路上穿行。

    “我们回去还能赶上割麦摘豆。”小春红说。

    隋玉点头,“也不知道小崽他爹有没有买种地的奴仆。”

    “买没买都不打紧,我们回去了,地里就不缺人了。”小春红搅了搅锅里的肉粥,野猪肉早吃完了,锅里的肉是今天傍晚射中的四只鸟和一只肥兔子,从洪池岭下来后,锅里顿顿不缺荤腥。

    西边传来驼铃声,东归的商队还在连夜赶路,隋玉托着下巴,说:“今年冬天客舍的生意恐怕不怎么好,关外的商队回来的早,关内的商队听闻关外有战事,不知道还敢不敢来。”

    “好不好的都没影响,你又不指望客舍赚的房钱吃饭。”宋娴接话。

    “谁会嫌钱多啊。”隋玉笑,“对了,宋姐姐,到酒泉了我要回公婆家一趟,接上二老去敦煌,你看你是先走一步,还是在城里等我一天?”

    “我不急着回家,我在城里等你。”

    “行。”

    巧的是,隋玉的商队进了酒泉郡就遇到婆家一帮子人,快要秋收了,赵父和两个儿子来城里买镰刀,赵母和两个儿媳妇带着一群孙子孙女来城里买肉,秋收活重,不吃荤腥捱不住。

    小春红在买肉的摊子上遇见人,见周围的人似乎是跟赵母相熟的,她机灵地说:“老太太,我们主子让我来割二十斤肥猪肉,说要给你们送过去,怕秋收活重,累坏你们的身子。你瞧瞧,要哪块肉?”

    当着乡邻的面,这话让赵母脸上极有光。

    实打实称足二十斤肥猪肉,小春红领着赵家一群人去找商队。

    “啧啧,三弟妹都有这么多骆驼了?一两百头吧?”赵大嫂眼酸。

    “自家只有四十来头,租了四五十头,其他的骆驼不是我们的,是宋当家的。”小春红解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