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


    第(3/3)页

    隋玉想起来还有个老夫子,她让隋良盛碗海带豆腐汤,再包十个饼送过去。

    人多嘴多,尤其是赵西平和隋良的胃口都不小,吃到最后,配菜和汤都见底了,近三百张豆饼,吃得只剩五十个。

    “这种饼放在下一顿不好吃了,我多吃一点,吃完了算了。”赵西平说得勉强,伸手拿饼的动作是一点都没犹豫。

    “爹,你给我留三、五个,你给我留五个。”小崽也喜欢吃豆饼,比起裹着菜的,他更喜欢吃纯豆饼,又香又甜。

    隋玉做主把剩下的五十张凉豆饼分给小崽二十张,让他拿去给大壮吃,二十张豆饼分给阿水,让她拿去给花妞和阿羌吃,剩下的十张才是赵西平的。

    “过两天我再烙,这次没吃过瘾下次再吃。”隋玉拍板,“东西收拾收拾,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隋玉说到做到,过了两天,她又烙三百张豆饼,又吃一顿,过了嘴瘾,家里的老老小小才不发馋了。

    学堂的火炕砌好了,晾干后烧火没问题,隋玉就让人把桌子和板凳挪进去。

    在十月二十六这日,学堂开课了。

    早上天亮后,隋良带着小崽和大壮,阿水带着阿羌和花妞,六人在跑步后一起去吃饭。

    阿宁已经被他爹送来了,他挎着个布包,紧张兮兮地在檐下等着。

    “弟弟,你吃过饭吗?”小崽问。

    阿宁摇头又点头,他在家没吃饭,过来了殷婆给他拿个包子,他已经吃完了。

    “他吃了个包子。”殷婆出来说,“你们是喝粥还是喝蜜水?”

    “蜜水!”几乎是异口同声。

    柳芽儿端两盘包子塞给阿羌,继而提壶蜜水出来递给隋良,说:“吃完饭就去学堂。”

    头一天去学堂,除了隋良,各有各的紧张,他们像打仗似的快速填饱肚子,各自挎个布兜出门。

    赵西平今天没去当值,他跟隋玉站在客舍南边的空地上看枣树。

    “今年枣树挂果了吗?”隋玉问。

    “没有,明年可能会结果。你明年早些回来,或许能赶上吃枣子。”

    “关外又不缺枣子。”隋玉故意说。

    一只寒鸟飞过,赵西平背着手望天,被踢一下,他低下头。

    “哑巴了?”隋玉瞪他。

    赵西平没憋住笑,他偏过头说:“关外不缺枣子,但缺陪你打枣吃枣的人。”

    隋玉还想再说,但通向这里的路上出现一群骆驼,是顾千户、杨千户等七个千户和三个小旗送孩子过来了。

    七个千户一共送来十三个孩子,三个小旗送来三个。

    “曲校尉的府里也有学堂是吧?”隋玉问。

    赵西平点头。

    “赵兄弟,弟妹。”顾千户过来了,他勒停骆驼翻身下来,客气地说:“我把两个孩子送来了,他们要是不听话,给你们添麻烦了,你们只管教训,不用顾及我的面子。”

    赵西平摆了下手,说:“没那么严重,陈老年纪大了,一天只教一个时辰,这么点时间,他们能给我添什么麻烦。不说了,你们快过去,我家的孩子们已经过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