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收罗历史名人-《傲唐》


    第(2/3)页

    一听高适带来的就是这几个中国诗坛上最大腕的人物,杨曦涌上一阵无比的惊喜,赶紧再次恭敬作礼:“原来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太白,杜子美,岑子舆,真是久昂了。在下一直非常喜欢三位的诗作,时常吟赏,叹为观止。‘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汉家烟尘在东北,当将辞家破残贼’。哈哈,你们四位名家的大作,在下可是一再拜读的,今日有幸聚在一起,一定要向各位好生讨教一下。快进里面坐!”

    杨曦在作礼并各拿四人的一句诗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时,也仔细查看各人的相貌情况。从表面上看,李白个性张扬一点,从其作礼时候的姿势上就可以看出来,杜甫含蓄的多,岑参中规中矩。可能是三人到了中老年都不得志,并没有任何异于常人的气势,连个性张扬一点的李白也是如此,在面对他这个年轻的朝中新贵时候,表现的有点拘谨。

    见杨曦待他们这样热情,并随口吟诵了他们几人的诗作,恭维他们时候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做作,除了高适以外,李白、杜甫、岑参三人都很是惊喜,赶紧上前作礼,表示谦就,一再说今日冒昧来访,打扰了杨曦,还请杨曦不要见怪之类的话。

    看到杨曦这般礼待他带来的人,高适松了口气。

    说实在,他是犹豫了好几天,才决定今日带李白、杜甫和岑参三位好友一道来赴宴的。他是怕他这样的举动不受杨曦欢迎,让原本心里就犹豫的李白、杜甫、岑参三人受到冷遇,失了面子。一向心高气傲的三人并不是非常乐意来拜会杨曦、期望得杨曦帮忙的。

    天宝三载时候,高适在梁宋遇到了李白和杜甫,随后遇到岑参,那时候四人都没禄位,但十几年过去了,高适已经当上了武部侍郎的高官,而李白和杜甫依然不得志,李白现在可以说没有任何职司,杜甫倒是任了个左遗拾之职,贞观时候名相岑文本之重孙的岑参任右补阙,都是不入流的小官。

    重遇之下,各人的处境很让人唏嘘感叹。

    高适知道李白、杜甫、岑参都非常郁闷于现在的不得志,在交谈中流露出想做一番事的打算,又想起前些日子与杨曦所说的话,最终说动三人,跟着他一道来参加杨曦乔迁之宴。

    杨曦热情相迎,非常欢迎李白、杜甫、岑参三人,这让高适原本的担心一点都没有了。

    也就在杨曦的热情下,四人随着杨曦的亲自带领,走进了杨曦的宅子。为了表示自己对他们几人的尊敬,杨曦给几人都安排了挺好的位置,这更让李白、杜甫、岑参等人惊喜。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高傲,不清高,而是他们已经没能力、没有资格高傲和清高了。

    落魄到了现在,所有的高傲与孤狂、清高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流逝,除了诗赋外,几乎一无所成的他们,现在最渴望的就是能得更高的禄位,今日杨曦的礼待及高适所说的让他们看到了得杨曦推荐而入仕的希望,如何不高兴?他们奋斗了几近一生,最渴望的就是能在朝中任高职,建功立业,如何除了偶然写一些诗作感慨外,其他几近一事无成,现在有得杨曦举荐的希望,如何不惊喜?

    后世人对这些历史名人总会有误解,认为他们有这般名声,不应该再对权力名望有渴求,也不应该求人才对。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杜甫和岑参等人在唐朝中期时候,也就是他们自己生活的年代,名声并不是非常大,与曾身居高位的贺知章、王维、高适等人相比,差上非常多,一生的境遇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李白、杜甫是穷困潦倒了一生,幸福与他们而言,离的太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