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直言,拜师-《傲唐》
第(2/3)页
知道颜真卿书画价值的杨晞,想得几件作品当传家宝,也是无可厚非的。
杨晞也发现,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与他后世临摹的那些字帖并不是完全一样,具体的他说不上来,但总体有一点感觉是这样,那就是字画上的字看下来比后世时候临摹的碑文写的更好。
后世时候,颜真卿留下的书法名作都是碑文,应该没有什么字帖作品,但碑文是其他人刻上去的,书写的手法肯定与原作者不完全一样,有些走样是很正常的事。如今杨晞看到的,都是出自颜大师的笔下,绝没有伪作,任何一副都是不需要鉴定的真迹。
“赏看了颜公的真迹,真是让小子感叹不已,小子不才,在书画上与颜公的距离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杨晞在一副行书面前停了下来,对站在他身边,但却没主动说话的颜真卿说道:“小子真的想师从颜公学习书法,不知道颜公肯否教授?”
“这个……”虽然知道今日杨晞肯定有这方面所求,但真的说出来,颜真卿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当然想拒绝,但杨晞并没做出任何让他厌恶的事,拒绝的话好像有点说不出口。
杨晞笑笑,走到颜真卿练书法的案前,拿过一张颜真卿用废的宣纸,提笔就在上面写了一首前人的诗作,王昌龄的《出塞》,他并不是故意显摆,而是想让颜真卿看看他的书法风格。王昌龄在安禄山的叛乱起来之时,被叛将杀害了,但他这首《出塞》,已经是得人交口称赞的神作。
颜真卿不知道杨晞想表示什么,很愕然地站在身边,看着杨晞挥笔疾书。看杨晞写的时候,颜真卿微微地皱起了眉头。杨晞的书法在他眼中只能和一般来形容,他想不明白杨晞为何在他面前显露书法。不过看了两遍后,也顿然明白过来,心里也很是惊愕。
“颜公,小子一直在学习你的书法艺术,但一直不得法,连神似都做不到,希望以后能得颜公指点一二!”杨晞放下笔后,对颜真卿恭敬地作了一礼。
颜真卿已经完全明白杨晞写这么一首诗的意思,杨晞是想向证明,他一直在临摹他的作品风格的,但不得法。杨晞对他书法的推崇让颜真卿有点小小的得意,对杨晞的刻意疏远想法也谈了去,在杨晞搁了笔后,马上指出杨晞刚才所写这些字中那些要注意的地方。在指点了一番后,最后说道:“杨元帅,其实你在书法上挺有天赋,只要努力练习,一定会有所成的。”
这句话后,他似乎又觉得有点唐突了,赶紧自嘲地说道:“杨元帅文武之道兼修,小小年纪各方面都有这样的成就,真让人惊叹。某不才,实在不敢指教元帅……”
“颜公只是刻意这样罢了!”杨晞站定身子,炯炯有神的眼神盯着颜真卿看,“颜公,我知道,当年是因为我父亲的排挤,你才被外放为官。家父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许多是让你不耻的。因为对家父有成见,连带对我也是这样的感觉,所以不愿意与小子我有过多的交集,对吗?”
被杨晞直言道破了心思,颜真卿有点尴尬,也赶紧解释:“杨元帅言重了,颜某岂会这般想。只是觉得杨元帅少年英杰,前途无量,某没才也无能指点你什么,所以才这样说,并不是如杨元帅认为的那样。”
“龙生九子,各不成龙!相信颜公也是明白这个理的!”杨晞面带微笑地看着颜真卿,“今日在下也想与颜公直言一句,我父亲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我也知道,但请颜公千万不要以对我父亲的印象来评价我杨晞。杨晞就是杨晞,杨国忠就是杨国忠,这两个人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相信颜公在叛乱下来后,也看到、听到了小子所作的许多事,心里也会有所评判的!”
杨晞一番更加直白的话把颜真卿说的目瞪口呆,他怎么都想不到,杨晞竟然会和他说这些话,而且杨晞还直咱杨国忠的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