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出手-《傲唐》
第(2/3)页
她对杨晞非常自信,认定这个小男人能指挥禁军将士,平定李亨的叛乱。潼关危机时候,那般形势下杨晞都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于危难之中,早已经对李亨提防的杨晞,肯定对此有准备。潼关危机时候,杨晞是没有任何准备的,他都能取得成功,现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失败呢?
在陪伴李隆基期间,杨玉环也一直在安慰这位受到很大惊吓的皇帝,让李隆基不要担心,不会有任何事的,并不失时机地夸奖杨晞几句,说杨晞早已经料到李亨会做出谋逆之事,并为此做了准备,李亨一定成不了气候的,希望在叛乱平息后,给予杨晞以足够的奖赏。
这段时间,杨玉环在李隆基面前说李亨的不是次数也不少,李隆基也差不多动了废李亨太子位的念头,但因为高力士的规劝,并没下定决心。如今也好,李亨干脆起兵作乱了,那李隆基如何还会犹豫,马上下达了废除李亨太子位的诏令,并将其废为庶人。
后续要如何处置这个废太子,李隆基还没最后下决定。不过在这件事起来后,李隆基马上回想起杨玉环这段时间所说的关于李亨的不好之处,对并想到了鱼朝恩所交代的李亨这些年所作的见不得光的事,气不打一处来。原来自己这个儿子早就在谋划以强硬手段对付他这个当父亲的人,想效仿李世民再来一次宫中兵变,掌握大权。
想到这些,李隆基对李亨的恨意又加重了许多,只是最终要如何处断这个儿子,他还没想好。
听了杨晞和郭子仪的报告后,李隆基知道局势已经完全被控制住,李亨及其追随者大部被擒获,并在紧锣密鼓的审讯中。被牵连到其中的人全部要逮捕,招供者供出来的参与者也要抓捕,这些话李隆基在白天时候已经吩咐过,听到新的报告后,又再对杨晞和郭子仪等人说了一遍。
诸人自是唯唯应诺。
在杨晞等人向李隆基禀报事情的时候,杨玉环并没回避,而是一直呆在李隆基身边倾听。她对杨晞的感觉又起了变化,这个小男人,做事能力真的非一般人可比。如此危急情况下,丝毫没有慌乱,并第一个站出来请战,最终率军平定了叛乱,连郭子仪、李光弼这样的百战将领,都没他表现出色。
女人都是爱慕英雄的,杨玉环也不例外,李隆基年轻时候的英武与果敢让她倾心,但老暮的李隆基不再有当年之勇,让杨玉环有点失望,特别是这次李亨的叛乱起来后,李隆基竟然吓的六神无主,甚至想逃走躲起来,这与没一点惧色的杨晞相比,差的太远了。
她在看向杨晞的目光有,都不自觉地流露出异样,当然是赞赏、疼爱、怜惜的。她甚至在想,该用什么办法来奖励杨晞,让李隆基给予什么样的奖励才与杨晞立下的大功相匹配了。她甚至当着李隆基及众臣的面,大大称赞了杨晞两句,说杨晞再次力挽狂澜于危难时刻,是大唐的功臣。
不过就在杨玉环在为杨晞作考虑的时候,杨晞却不合时宜地站出来陈述了另外一件事。
“陛下,臣恳请陛下将高力士也逮捕,臣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高力士与废太子有非常多的联系,为废太子谋划了很多事!”杨晞指着候在李隆基身侧的高力士,非常严肃地奏道:“陛下,没有高力士的帮忙,废太子许多事想做也做不到,还请陛下下令,将高力士也逮捕下狱,接受审讯。”
杨晞是在所有人将事都陈明,李隆基令他们都退下之际,站出来说这番话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