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穷途末路-《傲唐》


    第(2/3)页

    粮草都是让军士们随身携带的,随带的数千匹战马可以换乘,也可以宰杀当食物,甚至可以当迷惑追击唐军的烟雾弹。大非川离乌海及河源距离并不是很远,才几百里路程。只要不跑错方向,很快就能抵达。乌海及河源有数万镇军,只要他们有时间做好防备,即使唐军追击而来,远道而来的也肯定打不过以逸待劳的吐蕃军队的。毕竟乌海、河源一带地势更高,唐军已经疲惫,即使他们能追过来,也肯定疲惫不堪。战力下降的非常厉害的。

    因为在高原上生活时间很久,与唐军交手的次数也很多,还参加过多次平定国内的叛乱,遭遇到的败仗也不是一次了,尚结息非常有高原作战及战败后生存的经验,逃跑的经验也很足。他在逃出大营时,强令一部想跟随他逃跑的吐蕃溃兵往另外几个方向逃跑。这样大营外面全是凌乱的脚印及马蹄的印痕,唐军猜不到他们是往哪个方向逃跑的,无法及时追击,除非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分兵追击。

    尚结息还想出了另外一法。令断后的军士在马尾巴上拴上树枝,利用战马奔跑时拖动树枝卷起积雪,掩盖掉马蹄印。并领这八千多军士分段逃跑,以两千人为一队,中间隔一段距离,要是有唐军追击过来,断后的军士就要折身与唐军战斗,将追击的唐军拖住,让前面的人马从容逃脱。这种逃跑方式曾让他在数次战败后逃脱对手的追杀,最终东山再起。

    要不是数次兵败时候逃脱升天,并东山再起,他怎么可能当上吐蕃大论的职位呢?

    尚结息逃出大营,往西北方向跑了一段后,并没发现追击而来的唐军,这让他稍稍放了心,但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继续率领手下人马往乌海方向快速逃窜。不过他心里还是有非常多的不甘心的,

    心里的郁闷也没办法说出来。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所领的十五万大军会在一个晚上就灰飞烟灭,他这个大军的主将会落荒而逃。要知道,在今天之前,与唐军的对阵中,他极少有败绩,两方交手时候取胜的时候更多,并通过多次小规模及偶尔几次大规模的胜利慢慢地蚕食了原本属于大唐的领地。却是没想到,只一个晚上,一切都失去了。

    “杨晞,要是下次再让我遇到你,一定将你碎尸万段!”这是尚结息在逃跑时候咬牙切齿怒骂的话。不过他也清楚,至少未来几年内,他没机会和能力与杨晞所领的大军相抗衡了,即使杨晞一直率军镇守青海,或许这辈子他都没机会将杨晞碎尸万段了。

    当然尚结息承认,杨晞指挥的这支唐军的战斗力远非一般军队可比,大他们在高原上的行动能力太出乎他的意外了,如果让他指挥人马,他不可能做出在这种天气时候长途奔袭对手的决定。

    恶劣的高原环境,严寒的天气,不只让战马生存能力下降,军士受到的考验也非常严酷。要是战马倒毙了,那失了战马的军士在高原上也差不多等于失去了生存能力的人。长途行进几百上千里,战马的折损率肯定非常高,非战斗减员的军士数量也是高的可怕。要克服这一点,太难做到了。尚结息想不明白唐军是如何做到的,他们的战马又是如此坚持下来的。

    尚结息当然不知道在出征前杨晞已经想出来很多针对高原行军时候克服困难的办法,战马的数量又筹集的非常庞大,几乎没有军士因为没有马骑而在高原上丢了性命。

    以极快的速度跑了大概三十里,尚结息所领的人和马都非常疲惫了,只得暂时休整。

    休息时候的尚结息也如惊弓之鸟一般,令护卫人马散布在四周,并令断后的人马也保持一定的距离休整,不能靠近,省得追击的唐军追上来时候,来不及做出应对。

    几名体力较好的护卫人马在一名叫作释盖纳的小队长率领下,往西面跑去,准备查看情况。

    尚结息与达悉盖相对而坐,全都是一副黯然的神色,父子两人谁也没料到,过了一个晚上,他们就从统领十几万吐蕃大军的主要人物,变成了落难逃跑之人,落差太大,让他们难以接受。

    肚子虽然很饿了,但食物却吃不下肚。

    就在父子两人相对而泣的时候,西去打探情况的释盖纳带着手下的人飞跑着回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