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这应该是最好问鼎皇位的办法-《傲唐》


    第(2/3)页

    今日召来的这些人,杨晞已经或多或少地将自己身份的信息及打算透露给了他们,所以今日召这些人来,并任何的其他说明,直接就问他们要如何处断了。要将李璘的叛乱消灭的萌芽状态,其实非常简单,毕竟杨晞现在掌握了大部禁军力量,只要先发制人,就可以轻松将李璘几名亲信的一千多禁军消灭,但杨晞并不想这么做。他要集思广益,听听手下的这些亲信人物是怎么想的!

    “杨尚书,下官觉得,应该在永王的叛乱起来时候,再出手制止!”高适率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永王只是在谋划,并未付诸于行动,现在就出手制止,下官觉得并不合适。”

    高适如此说,杨晞投以一个赞赏的眼神,这差不多也是他的意思,他并不想在李璘没有任何动静时候就出手制止,那样太没意思了。

    高适这样说,让许多人吃了一惊。打探到李璘要发动兵变,但高适却建议听任其发展,待关键时候再出手制止,这不是置新即位的皇帝安危与不顾吗?不过有疑惑的都是像庞忠、浑缄这样的武将,其他一些人如李泌则露出意味深长的神色。

    庞忠和浑缄马上站出来发表了与高适不太一样的见解,他们认为这样做要是被皇帝李玢知道,那在场的这些人就是大罪了。他们是武将,朝堂上的争斗见的少,脑袋转不过太多的弯弯来。

    不过在高适的再次解释之下,那些有疑惑的人也明白了过来。

    这其中的道理非常深奥啊,估计没人解释,任他们想,怎么都想不出来的。

    高适的大概意思依然如他刚才所说那样,也就是在没有乱事起来之前,一切都没证据,永王李璘可以逃避责任,甚至可以以遭受迫害获取同情,毕竟现在新皇根基不稳,而他们这些人都是跟随杨晞这个皇帝李玢的儿子行事的。如果在永王作乱时候出手,那一切都不要说了,永王的力量可以被尽数清除,而且可以助长杨晞的威望,进一步控制长安的局势。

    看到高适以自己的话将大部分人都说服了,杨晞挺是高兴。

    不过他看到李泌一直站着没有发表意见,觉得挺奇怪,在看到李泌的眼神后,也明白了其意。于是也就借事情还要进一步考虑,让所有人等着他的号令为由,令诸人退下了,只留李泌和高适。

    “长源兄,此事你有何高见?”房中只剩下三个人了,杨晞也没客套,直接问询李泌意思了。

    李泌一向以谋略见长,在这一点上比高适还要出色,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得李隆基看重,只几年就位列政事堂,挤身大唐宰相的班列,并为李隆基死后的四辅佐大臣之一。今日他一直沉吟不语,杨晞也觉得此人想法定与众不同,并且不太想为更多人知道,所以就将大部分人遣走了。

    “子亮,你不是有更长远的打算吗?”李泌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如果你真的要那样做,那将要发生的事对你来讲是个进一步壮大自己力量的好机会……”

    “永王与陛下在禁军中都有不少亲信安插着,要是此次永王起事,那正好可以看一下到底是哪些人支持永王,哪些人支持皇帝的,这些事弄清楚了,也就好行事了。还有,让他们两兄弟彼此争斗一下,削弱各自的力量,待到局势相持而不可收拾之际,子亮你再出手,那长安的局势不是完全由你掌握了吗?依我的建议,永王与皇帝起争斗之际,能不出手就不出手,让他们拼个两败俱伤!”

    李泌所讲让高适豁然开朗,深觉自己所想还是太简单了。他也完全认同李泌所讲,让永王李璘与李玢斗个你死我活之际,杨晞再出来收拾场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