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盗术比试】-《汝贼》


    第(3/3)页

    他的话完,汝叨叨眨巴着眼睛朝沐憧看了看,沐憧点了点头,也道:“好,这样公平,比什么?”

    “我也不欺负你们,就比‘拿盘’,谁拿的准,拿得多就算谁赢。”

    沐憧点了点头:“好!”

    于是几人就这样坐拍开来,等到着有人准备“拿盘”所需的东西。

    也是在这空隙,汝叨叨才从沐憧这里知道盗贼是外八行里的一行,行有行规,总要有个判断高低的标准,荣行中为求公平,创立了一种叫做“上铃三高”的晋级标准,比的是眼、手、身三技,胜两局者,则升一“铃”。其中“拿盘儿”就是单手技的一种,偏重个人能力。

    而在贼术中“一铃”的“铃”就是指铃铛的“铃”。在古时,“荣行”也分“锁术”和“扒术”两项,其中“扒术”指的是偷窃技巧,也就是现在统称的“贼术”,而“锁术”便是不用钥匙开锁的技巧。

    对于贼术而言,在基本功之外还有一种较为高级的训练,是用一个木头人来进行的,这个木头人全身关节和活人一样,是活动的。木头人悬于半空,穿着和常人一样的衣服,身上绑上一枚铜铃,扒手要在木头人衣服各个口袋取出物品,而铃铛不因晃动而出声,这便达到所谓“一铃”的境界。

    真正的高手,从“一铃”练起,最高可练到“七十二铃”。也就是最高境界要在木头人身上绑七十二枚铜铃,偷走东西而铃铛不响。这种神乎其技,对于“扒术”来讲,实在已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在这之后,“铃”也渐渐变成了衡量贼术等级高低的代名词,并不是“一铃”就真只能在木人身上绑一枚铃铛,而只是对初级入门者的统称,只有上了“铃”的人才真正算的是一个贼。

    而“拿盘儿”乃是在黑暗之中,给你一深底盘子,或瓷或木或铁,反正不管是何种盘子,在里面放上一把珠子,也是不限质地,数量在五十之内。

    会拿盘儿的人,要捏着盘子,让盘子里的珠子或转或动,然后判断出盘子里到底有多少颗珠子。必须十猜九中,错的一次也不能差落过一两颗,能做到这个,就叫会“拿盘儿”了。

    这本事,考量的是心、手、耳合一,心中要十分清净,沉得住气;手中要触觉敏锐,动作准确;耳中要听的干脆利落、毫微可辨。

    能做到“拿盘儿”的人,第一要天资聪慧,第二要心静时如冰,第三要心手耳合一,端的是极难的一门本事。

    要知道做贼的人,普通的讲究便是胆大、心细、劲足、身稳、手快、眼尖、耳亮、鼻子灵,往上再高级些,便要“合一”。这拿盘儿的本事,就是其中一个“合一”的法子,因此也经常作为“上铃”的考量方式之一

      


    第(3/3)页